1、练习8一、教学目标1、能拼读音节,写出词语;能正确辨析“持续”与“继续”、“突然”和“不然”的意思。2、懂得词序不同,句子意思的不同处,能修改病句,能将句子补充完整。3、能给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能读懂短文,回答问题,复述故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修改病句;将句子补充完整;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复述故事。三、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拼读音节写词语,辨析词义。2、能比较句子的不同意思,修改病句。3、能将句子补充完整。(二)教学过程1、学习第1题。(1) 读题,明确要求。(2) 读拼音写词语。(独立练习出示学生作业反馈订正)2、学习第2题。(
2、1) 读题,明确要求。(2) 出示第(1)题,辨析“持续”与“继续”的异同:持续:延续不断。继续:将某一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3) 选词填空(独立练习反馈讨论订正)(4) 出示第2题,辨析“突然”与“不然”。突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不然:连词,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那样,就会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5) 选词填空。(独立练习反馈讨论订正)(6)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这四个词分别说写句子。3、学习第3题。(1) 读题,明确要求。(2) 出示句子,读一读,说说每组句子字面上的异同说说句子意思的不同之处。(3) 小结:词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会不同,注意正确理解,表达。4、学习第4题。(1)
3、读题,明确要求。(2) 回忆学过的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3) 出示句子,独立修改投影学生作业交流、订正。5、学习第5题。(1) 读题,明确要求。(2) 出示练习题,许找共同点(前半句都有关联词)。(3) 回忆完整的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无论总是(还)”)(4) 独立练习集体讨论交流订正。(5) 补充练习。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 。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只有尊敬他人, 。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复述故事。(二)教学过程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
4、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学习第6题。(1) 读题,明确要求。(2)读读这段话。(3)独立联系加标点出示学生作业反馈订正。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2、学习第7题。(1) 读短文,思考并讨论:朱委员长为什么要把那幅贝雕送回厂里?(2) 再读短文,划出表现工人们对朱委员长非常敬爱的语句。读一读,读出敬爱之情。指导复述。回忆复述的要求、方法。自己准备。指名复述。共同评议。同桌互相复述、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