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44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8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标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农业生产的发展1表现(1)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农民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2)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3)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新耕作技术也得到推广。2影响: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名师点拨 北魏经济复苏与繁荣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了北魏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二、繁盛的洛阳1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修建洛阳城,促进了洛阳商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建设,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和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2洛阳的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政府专门

2、为中亚和大秦国等外国商人设立四通市。3一些富商大贾周游天下或远走异域,使得南北互市、中外贸易不绝。洛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名师点拨 北魏洛阳的繁盛,说明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北方民族大融合1表现(1)魏晋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迁居中原,各族人民长期通婚杂居,相互融合,胡汉差别逐渐消除。(2)汉语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的先进文化成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文化。(3)南迁的北方游牧部落也把他们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到中原,并与中原文化融合后,也成了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影响(1)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

3、,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师点拨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主题一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有哪些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加,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

4、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材料北魏的洛阳,城西有大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市场上的金银、锦绣、瓷器、漆器,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城南有“四夷馆”,专供外来商人居住。馆内房子整齐,路旁栽种着青槐绿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1)根据材料,指出北魏时期洛阳

5、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2)出现这一景象的原因是什么?(3)北魏贵族高官显宦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中外贸易频繁。(2)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商业的发展;当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洛阳商业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对商业的重视。(3)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图示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主题二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及其认识1表现(1)从少数民族来看,不仅在生产方式上,还在生活方式上都趋向于汉化,甚至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2)对于汉族来说,吸取了新鲜血液,加速了发展,丰富了经济文

6、化生活,推动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发展壮大。2认识(1)从直接的民族取向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2)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3)从社会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材料(1)判断上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哪一幅是孝文帝改革后的?(2)孝文帝改革前后鲜卑族服装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1)图二。(2)反映了进入黄河流域后,鲜卑族适应了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1“(6世纪初)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人口合计还要多出一倍有水田之处,都要

7、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得益于 ()均田制的推行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北魏时期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北魏时期新耕作技术的推广A BC D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6世纪初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可知,均有利于农业的恢复与发展。2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此理解分析最确切的是()A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B北魏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C孝文帝改革使一度萎缩的商业得以恢复D南北对峙阻碍了商业发展答案C解析货币流通代替一度出现的实物交易,体现了商业的恢复和发展。3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

8、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4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整地碎土

9、工具更加复杂 B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C丝织业发展尤其显著 D实物交易越来越频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D项应为货币交易。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D全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A项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B项和D项与当时事实不符。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

10、卷一百一十(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2)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从“土地分配方式”扩展到孝文帝改革的所有内容及影响。作答时,一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应用;二要注意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

11、来。第(1)问首先提炼材料信息,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点;第(2)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要从孝文帝改革的“渊源”和“影响”两个方面作答。基础巩固16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原因是 ()A北魏推行均田制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C三长制得以实施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均田制将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许多荒地得以开垦;B、D两项的实行会提高粮食产量;C项是一种基层行政组织;故选A。2下图反映的信息是()A北魏农业发展 B北魏手工业发展C北魏商业发展 D北魏资本主义萌芽答案C解析抓住图片名称的关键词“商队”即可排除A、B两项

12、,而D项与史实不符。3南朝某官员出使北方,目睹洛阳风貌后感叹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该材料直接说明了()A北魏孝文帝改革卓有成效B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必要的C北方社会局势非常稳定D洛阳城的繁华、富庶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洛阳”“富盛”“殷阜”等信息可知洛阳城的繁华、富庶。4诗歌中描写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这实质反映了()A汉族年轻女子能征善战 B当时战乱不断C妇女地位的提高 D民族融合的加强答案D解析北魏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汉族女子的骑射现象是受少数民族影响的反映。5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顺应历

13、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答案A解析任何一场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潮流,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能力提升6“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关键词“森林民族”“中原文化”可知:此题中的改革是少数民族吸收汉族文化的改革。A、C两项是雅典民主改革,且雅典属于海洋文明,排除;B项商鞅变法时秦国不是森林民族,D项

14、符合题意。7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答案B解析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现象,它是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实质是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则是封建化的过程。8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15、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缓解了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这就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魏书高祖记材料二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请回答:(1)北魏

16、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根据材料一,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什么过程?在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对此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答案(1)农业化(农耕化)过程。措施:颁布均田令和实行租调制。(2)不正确。原因: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鲜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历史的进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改革的认识。第(1)问可在题干表

17、述的基础上把握教材,以此来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及孝文帝实行的经济政策;笫(2)问应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入手,认识孝文帝改革对促进整个中华民族进步、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融合及其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的现实和历史作用。【自我测评】(教材第36页)1自孝文帝起,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提示孝文帝的改革核心内容是全方位的汉化。礼乐教化是汉族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并直接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上。孝文帝为顺应汉化大潮,必须推行汉族礼乐教化。“孝”是儒家所极力推崇的道德准则。孝文帝制礼,要使

18、其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政策乃至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要素都符合儒家的礼教规范,谥号多采用“孝”字也就不难理解了。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提示给学生以合理的启发引导,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物,如饮食、音乐、体育运动、春节习俗等,可各抒己见。【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36页)看了材料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联系现实生活,看看身边还有没有这种现象?提示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数千年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衣食起居、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汉族文明尽管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和多数方面领先于其他民族,但在彼此交往过程中,汉族也向其他民族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华夏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