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1 登山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409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1 登山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1 登山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1 登山 第一课时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登山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深渊”、“毅然”、“征服”、“望而生畏”、“意志”等词语的意思。2能用简明的话说说段落大意。3、懂得不应让害怕征服自己,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继续练习说段落大意。三、教学准备投影片、录音。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按照课后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讲述列宁故事的课文我们学过哪些?故事中的列宁是怎样一个人?(2)今天我们读的课文也是讲列宁的, 讲他登山的故事(出示课题)。在登山的过程究竟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1

2、听录音,了解大意。思考: (1)列宁和谁一起登山?(2)列宁选择了一条怎样的路上山,又是怎样下山的?3自读课文,自学并检查。(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新词并自学。读准字音:皇、刹认清字形:避、渊、若、脊、悬、黎、锻、炼等字。理解意思: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意思。(2)检查自学效果。 认读生字词。躲避 环绕 深渊 狭窄 毅然 陪伴 经历望而生畏 征服 锻炼 意志说说“深渊”、“毅然”等字词在文中的意思。读通课文,(给学生充分时间朗读。)指名朗读课文,互评是否读通。4、给课文分段。(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

3、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

4、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读课后第2题,投影提示。(3)默读课文,尝试分段。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4)交流、讨论分段的依据。5作业:作业本2、3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