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第二单元 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反思_教科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295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第二单元 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反思_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第二单元 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反思_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第二单元 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反思_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写一篇读(观)后感教学反思本次习作的题目是写一篇读(观)后感。教材第一段文字提示了为什么要进行此次习作:本单元中的一位位抗日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一个个抗日故事感动着我们。现在让我们来写一篇读(观)后感吧。第二段文字提示了从哪几方面选取写话的内容:.对本单元某篇课文中的人物或故事的感想。.课外阅读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故事的感想。.观看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后的感想。一、教学效果在这次习作指导中,我首先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然后指导学生要选好“感点”。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

2、。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最后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

3、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二、成功之处这次习作指导最成功的环节是习作指导。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但能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而且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具体过程是:首先,指导学生读懂读通读透原文。读懂原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因此我要求学生读原文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词句,弄懂句子的含义,掌握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清楚了原文写的是什么,又知道是怎样写的,并且明了为什么这样写之后,也就为写好读后感提供了前提,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我指导学生读原文时,要以“平常心”去读,不要一捧起书来就想我这是要写读书笔记啦!我写

4、什么呢?怎么写呢?这样,自己的心先浮躁起来,就深入不到书里去了,越读越急,最后一无所获。然后,引导学生掩卷而思,以读引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文章写了几件事?主要内容,次要内容各是什么?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我想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等等?然后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写。接着指导学生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说实话。我要求学生习作时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既不能脱离原文内容,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瞎扯,也不可以写“检讨”,表决心,喊口号的形式代替感想,力求做到真挚自然,恰如其分。最后我指导学生学习读后感的一般结构:简介读原文的时间,原文的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

5、原文后的总体感受(这一部分要略写)引用原文观点或中心句或精彩佳句,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谈自己的体会。(这一部分要详写)引用原文的句子,要用上引号,并在它与所谈的体会之间用上合适的过渡词或过渡句,可稍对原文加以分析或肯定,再联系实际进行体会,叙述时,可以“边叙边议”或“先叙后议”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总结中心或有启迪作用的句子结尾。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顺利进行细做了。三、不足之处教学中,教师没有就“读”和“感”的关系个学生进行讲解指导,使学生习作出现以“读”代“感”,或重“读”轻“感”的现象。另外,没有指导学生发挥联想,在习作时联系实际去写,造成学生习作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四、改进措施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告诉学生写读后感受,不可大段的摘抄原文,要抓住体会和感受重点写。另外,我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想,要注意发挥联想,如联系一些相关的实际事例,对照原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联系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别人的;也可以是身边的,远处的;或是过去的,现在的,不受时间空间和对象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