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卷面分:3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一、读一读,写出下列的词语(5分) zn yn ci f kun di do d p bi二、用“”划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横线上。(2分)来源:学。科。网Z。X。X。K 我真稀望她第一次扎珍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客和鼓厉。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遵( ) 例( ) 喉( ) 瘦( ) 酷( )尊( ) 列( ) 候( ) 搜( ) 配( )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迷( )不( ) 面( )菜( ) 狼( )虎( )骨( )如( ) 走( )串( ) 将( )比( )来
2、源: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3分)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1、这位年轻的护士( )是第一次扎针,( )显得特别紧张。2、这位年轻的护士( )两针却没扎进血管里,( )我的母亲并没有责怪她。3、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 )没有责怪她,( )还给予她鼓励。六、按要求写句子(3分)1、哈默的言行感动了所有读者。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2、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吃起香味俱佳的食物来。 缩写句子: 七、修改病句。(4分)、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2、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八、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6分)1、 ,行必果。 2、 ,金石
3、为开。来源:3、爱人者, ;敬人者, 。4、老吾老, ;幼吾幼, 。九、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一、读中彩那天片段,回答问题(15分)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了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
4、同。我看了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字。母亲告诉我:“是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1、“捎”的音序是(),部首是()。(分)2、给文中的“闷”选正确的音节和字义划上“”。(2分)闷:mn mn 心情不舒畅 不透气 声音不响亮 在屋里呆着,不到外面去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3分)近义词: 烦闷( ) 辨认( ) 反义词: 喜气洋
5、洋( )4、“我迷惑不解”的问题是 。(2分)5、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 ;他是这样处理这个难题的 。(4分)6、你赞赏“父亲”的行为吗?为什么?(3分) 来源:学科网ZXXK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诚信的价值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间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镰 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 洋洋 扬扬 )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呀 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 诚信 只五元给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最终彻底破产了。但妻子贫病
6、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划上“”。(2分)2、在第4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3、依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分) 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4、“妻子得意洋洋”的原因是 ;结果是 (4分)5、联系全文,在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话。(3分)6、读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3分) 第三部分 习作(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
7、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题目: ,我想对您说 在日常的学习的生活中,你是否有些话不敢或不好意思对自己的老师、父母或其他人说呢?今天,就让自己在这次习作中写出来吧。要注意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清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端正。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
8、”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_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来源: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