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阁夜大凡爱国志士都是忧国忧民在先的。屈原被放逐后仍然心系楚王,“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身居茅屋,心忧黎民,宁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纵观历史,从“壮怀激烈”、精忠报国的岳飞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到解放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千百年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陶冶着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生生不息。美字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赏美文还杜甫一个真实杜甫很忙。杜甫的忙,是令人心痛的。他忙于扑灭三月的烽火,他忙于追随飘零的国家,他忙于为民生疾苦而呐喊
2、,他忙于为天下寒士寻找一个庇护如今的杜甫,也很“忙”。这种忙,却是令人捧腹的。那个手捧机枪的杜甫,那个挥刀切瓜的杜甫,那个脚踏摩托的杜甫。在人们面对恶作剧一展笑颜时,有没有人从历史的余尘里看见一丝悲哀?如今,杜甫完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连大字不识一个的草莽也认得杜甫。可他们知道的,不是那个吟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亡国者,不是那个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游人,不是那个“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壮士,更不是那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国诗人!人们知道的,不过是那个带着忧郁的眼神,却做着千奇百怪的离奇动作的滑稽小丑!悲乎!中国常以文化大国自居,却有如此多的国
3、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中国的文化涂鸦成笑料,把中华的精髓弃之如糟粕。试问,倘若杜甫活着,他会认为这是各位的好意,还是认为这是赤裸的羞辱?文化的沉淀是有厚度的,历史的积淀也是沉重的。一个民族需要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想要振兴,这个民族必先尊重自己的文化!犹太民族的苦难,世界人民都知道,居无定所,为人奴役,曾走遍千山万水,亦经历大小征戎。在二战中,甚至被纳粹残杀殆尽。可这样一个民族,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他们不会因为是犹太人而可耻,这只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便是这个民族的存在价值,也是这个民族存亡时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应该由他的每
4、一个子民共同坚守。所以,我想警告那些视文化如草芥的无聊学生: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就是历史的罪人!各位,请还杜甫一个真实。我想,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才能更扣人心弦。各位,请予文化一丝尊重。我认为,尊重文化,就是尊重你自己。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雪霁(j)侪辈(q)天涯(y) 悬崖(y)B.渔樵(qio) 挣脱(zhn)寂寥(lio) 创伤(chun)C.朔漠(shu) 回溯(s)攻讦(ju) 囹圄(w)D.泾渭分明(jn) 发酵(xio)信笺(jin) 角色(ju)解析:A项,“侪”应读chi;C项,“圄”应读y;D项,“泾”应读jn,“酵”应读jio。答案:
5、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B.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C.三峡星河影动摇 星河:天上的群星D.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解析:A项,“景”,同“影”,日光。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夷歌数处起渔樵(数词,几,几个)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名词,数目,数量)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词,概率)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C.岁暮阴阳催短景(名词,指晚上)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名词,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D.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形容词,阴冷)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副词,暗中,暗地里)解析:B项,“则胜负之数”的“数”为名词
6、,命运。答案:B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阁夜中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2)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的诗句是:,。(3)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4)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答案:(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奉陪郑驸马韦曲(其一)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
7、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禁:消受。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的曲折之妙趣。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C项“夏日景色”错误,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答案:C6.南史对“小乌巾”的解释为:“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
8、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使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何时占丛竹”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前面对韦曲美景的赞赏一脉相承。“头戴小乌巾”运用典故,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答案:这两句诗的
9、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三、创新语用7.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答:_(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答:_解析: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联系标题玩大了进行联想,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一条鱼被甩出缸外,说明惹下了祸端,寓意凡事要谨慎,不可麻痹大意。答案:(1)哎,好幸运,甩出去的是它,不是我。或:真倒霉,甩出来的偏偏是我,不是它!(2)凡事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