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6.2出塞_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3548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6.2出塞_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6.2出塞_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6.2出塞_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6.2出塞_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 时 计 划月 日 周 共( 1 )课时 课 题6-2出 塞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一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古诗的感悟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理解、感悟古诗的方法,加强对古诗理解、感悟的能力教学准备古诗教学的幻灯片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一 、由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写的这个字,(板书“塞”)你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它是多音字,在本课是古诗的题目,读四声。古诗的题目是出塞。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那么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善于写边塞诗的唐朝诗人王昌龄。二、理解诗意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准字音。2、学生自由读诗,说一说读后的感受。3、根据书下的注释,谈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长征不见归还。如果英勇善战的李将军依然建在,绝不会让匈奴的兵度过阴山的。4、理解感悟诗意,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古诗的朗读当中。5、自由朗读古诗教 学 过 程自主设计6、指名读古诗。7、完成课后练习一。三、谈方法,讲感悟。说一说自己理解、感悟古诗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二。四、学习积累古诗塞下曲五、背诵古诗六、作业 1、查找其他的边塞诗。2 、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出 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