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3547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材料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材料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某中学最近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展览一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面几位人物:梁启超林则徐魏源康有为。(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类。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人对西学的争论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

2、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要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丙认为乙是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2 )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态度有何不同。(3)某中学准备就丙的观点开展一项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确定一个课题。课题:_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来颇为鼓舞人 心的预告。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4)请根据结束语和以上材料,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

3、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海国图志材料二“外国之长,度不过技巧制造,船坚炮利而已”。“炸弹轮船虽利,然军中制胜之道,究在人心而不在器。”“艺事虽未所兼长,究不能离道而言艺,本来轻重之分,固有如此”。材料三19世纪末的梁启超及其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1)以上材料和图片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及图片,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参考答案1解析第(1)问根据提示及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4、第(2)问根据材料归纳甲、乙、丙三人的观点,注意概括提炼。第(3)问属开放性问题,课题的确定要依据本题展览一、二 的中心内容。第(4)问要注意结束语的一些关键信息“东方文化的时代”“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等。答案(1)是一类,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一类,是地主阶级抵抗派。(2)甲:反对学习 西学。乙: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或技术,但不学其制度。丙: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也 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或主张从更广泛的层面学习西方)。(3)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中源说”的危害分析。(只要符合题意,其他课题也可)(4)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2解析第(1)问比较简单,通过分析三段材料即可判断其所属派别及主张。第(2)问通过对比以上三个派别的不同主张,可以看出这三个派别正好反映了我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基本历程,其突出特点就是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地深入。答案(1)材料一是开眼看世界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长处,“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是洋务派。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主张改变具体规章制度、生产方式和技术;材料三是维新派。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兴民权,行宪政。(2)西学东渐,学习西方由学“器物”到学“制度”不断地深入。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