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练习二 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七册主备教师: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1、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2、了解自家附近的地名及其由来。3、熟记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4、写好钢笔字,注意“木”的字形变化。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会看示意图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图标,弄清方向标,学会估算距离等。2、投影出示:如果小芳从家到学校,你能帮她说说如何走吗?听教师讲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从学校到小芳家的住址和走法。并选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小组内交流讨论二、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1、先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再说说如何
2、走,互相评议。2、自由写写画画,设计一张家庭住址“名片”。3、集体评议。教师巡回指导三、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和变迁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第 二 课 时一、教学第四题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正音。(3)学生自由练读。3了解大意。(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4熟读成诵。(1)指名读。(2)学生自由读。(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4)集
3、体背诵。(5)指名背诵。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2读正确,读通顺。(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 照汗青。”“风声、/ 雨声、/ 读
4、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4熟读成诵。(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2)同座位之间互背。(3)集体背诵。(4)指名背诵。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第 三课 时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一、介绍朋友,指导选材1、激趣引入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吗。2、提出要求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
5、二、讲伙伴,指导交际 1、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自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2、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四、
6、表演,练习对话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五、评议、选最佳角色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先请平时不太大胆的学生上台表演,多鼓励他们)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