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席地而坐、孺子可教、突如其来”等词语的含义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学习用优美的词语表达自己喜欢的感情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小萝卜头的经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小萝卜
2、头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模”;理解“席地而坐、孺子可教、突如其来”等词语的含义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理解小萝卜头是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的。【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红岩片段,【此处为课件1】画面定格在小萝卜头的特写上。 师:小萝卜头叫宋振中,牺牲时,还不足9岁。1942年9月不到1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
3、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小萝卜头”在狱中斗争很坚定,是个很勇敢很机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种让敌人害怕的气概。这位小英雄面对敌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难友们毫无畏惧地走向刑场。 2.这个小英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萝卜头”的故事里的主人翁。在他身上还发生
4、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师相机板书:小萝卜头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此处为课件2】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反馈交流。 (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要求同学们声音响亮地读一读。【此处为课件3】 关押 牢房 懂事 继续 监狱 沉默 钉子 特务 囚犯 仇恨 愤怒 耽误 身躯 (2)分小组读-齐读 (3)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4
5、)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此处为课件4】 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
6、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小萝卜头向谁学习?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板书: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 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第11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第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写字指导。 1师重点讲解“诵、锁”,引
7、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此处为课件5】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yu q zhun y gun y sng d (有 趣 ) ( 转 移) (关 押) ( 诵 读 )二、抄写下列词语。 关押 牢房 懂事 继续 监狱 沉默钉子 特务 囚犯 仇恨 愤怒 耽误 身躯 三、选词填空。 坚持 坚决 1、革命战士(坚决)不投降。 2、小萝卜头(坚持)每天上课,刮风下雨,从不耽误。 悲愤 悲痛 3、一连几天,小萝卜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4、一位叔叔走过来,抚摸着小萝卜头的小脑袋,(悲愤)地说:“昨天晚上,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伤害了!”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
8、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此处为课件6】 二、谈话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此处为课件7】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在重庆渣滓洞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板书:转移渣滓洞继续学习) (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 (3)指导朗
9、读背诵。 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 2.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此处为课件8】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板书:罗伯伯和车伯伯被害) 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此处为课件9】 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板书: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齐读最后一部分。 4.讨论交流。 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
10、题。(生交流回答) 四、拓展。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练习写写给“小萝卜头”,如果天堂里有邮箱,小萝卜头一定能收到同学们的心里话。五、教师总结。 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对应的词语。 1、古人在地上铺设被子等物为席。后来泛指就地坐下。( 席地而坐 ) 2、来得不容易。 ( 来之不易 ) 3、突然发生。 ( 突如其来 )4、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 自告奋勇 )二、抄写下列革命烈士名言。 1、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 陈辉 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 陈辉 2、人生只有
11、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的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 3、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三、 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读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我不禁暗自思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自己的幸福家庭、健康、自由乃至生命换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狱中的小萝卜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学习,从不放弃希望,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想一想我们未来的生活,不仅仅是鲜花和阳光,还有严峻的考验、无情的竞争和科技水平及综合素质的较量。我们要做新世纪的主
12、人,就必须像小萝卜头一样,自强不息、勤奋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誓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板书设计】 14 小萝卜头的故事 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 转移渣滓洞继续学习 罗伯伯和车伯伯被害 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课后反思】 小萝卜头的故事本文篇幅较长,时代背景离孩子们较远,因此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难度。为此,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课前推荐红岩这部著作,让学生提前去读小萝卜头的故事,观看小萝卜头的电影,课上我向学生介绍小萝卜头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对他有所了解,使学生能走进文本,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
13、的距离,更拉近了学生与文章所描写的时代距离,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文中人物小萝卜头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读文章来体会会有些困难,所以从具体词句入手,由学生自己分析,再来体会,降低了学习难度。教学中,我抓住几处最能体现主题的重点片断和词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想象,一步步揭示文章的主题,体会文中的情感。如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小萝卜头不怕苦时,启发想象:他在监狱里学习,要吃哪些苦?没有一个“苦”字,你是怎么感受到苦的?想象雨季来临小萝卜头学习的情境?滴水成冰的冬天又会是怎样?再如体会小萝卜头第一天学习十分努力,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和小萝卜头进行对比:你刚学会写字的时候,都会写哪
14、些字呢?小萝卜头第一天所学习的14个字,哪些字比较难写?有了这样的对比,以及前面学生所了解到的小萝卜头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可怜,心中不由得对这个小萝卜头可敬起来!在教学“没有桌凳,小萝卜头就和罗伯伯席地而坐。”这句话的时候,当学生对于这种恶劣的环境有了一定感悟的时候,教师趁热打铁播放那寒冷刺骨的北风,学生立即在音乐声中将“席地而坐”这种艰苦朗读出来。又如在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让孩子们了解到共产党员的不屈不挠,也帮助学生了解文中的“共产党是好人”这句话!创新教案 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渲染气氛。 播放电影烈火中永生片段,画面定格在小萝卜头的特写上。师
15、:同学们,他就是监狱中的小萝卜头宋振中。1942年9月八个月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监狱里长大的他,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虽然7、8岁了,看起来却只有4、5岁孩子那么高,因为他头大身子小,就像个长不大的小萝卜头。所以狱中的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板书课题:小萝卜头的故事)(指导读“卜”的轻声读法。)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小萝卜头的故事吧!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想想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物?写了哪些故事? 2、词
16、语教学:重点指导:渣滓洞(介绍历史背景)孺子可教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忠斋(指导读音)3、理清课文内容。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说人物的时候,教师对主要人物简单一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故事内容)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人物,那么这些人物和小萝卜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小结学法:按照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咱们把课文中的小故事都给梳理了出来。这也是我们概括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三、讲授新课,学习1-10自然段。1、刚才的梳理让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这个故事主要是写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第一天,小萝卜头要去学习了!咱们一起来读读1-10自然段,看看第一天的学习,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生自由交流。
17、3、教师梳理,(相机板书:不怕吃苦、努力学习、聪明懂事。)4、学习重点句子。教学句子:“没有桌凳,小萝卜头就和罗伯伯席地而坐。” 师:这句话中没有一个“苦”字,你怎么能读出他很苦呢? (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小萝卜头就是坐在这样的地面上学习呀,想象会是怎样的感觉? 同学们,牢房终年不见阳光,十分潮湿,如果雨季来临呢?会怎样?如果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天呢?(课件风声) 指名读,全班读。 小萝卜头还要吃哪些苦呀?(让学生结合后面的文章体会小萝卜头的可怜)教学句子“我不怕吃苦,我一定努力学习!”(出示监狱图片)教师激情引读:“同学们看,这阴暗、潮湿的牢房就是小萝卜头学习的教室。在这里,没有灯光,没有书本,
18、没有纸笔,甚至没有桌凳;环境的艰苦难以想象。面对这一切,小萝卜却说(指名读)齐读:师生配合。教学句子: “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在这句话中,你是通过哪些词语感受到小罗卜头的“努力”的?(请生交流)“认真地念”教学:这些字你们一定都认识,可小萝卜头认识吗?不认识这些字的小萝卜头第一次读,会怎么读呢?(请生交流)教学句子: “小萝卜头说到这停了下来,看看大黑狗已经走了,就”(学生说到悄悄地小声)“悄悄地小声”教学:为什么要小声说呢?男生读大黑狗已经走了呀,为什么还要悄悄地小声说? 可你们知道小萝卜头为什么要保护爸爸,保护罗伯伯这些共产党员吗?看看
19、第10自然段前面的句子。共产党是好人,小小年纪的小萝卜头从小就生活在监狱怎么就懂得共产党是好人呢?(请生交流)四、想象画面,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1. 自由地读12、13自然段。2. 你们能想象在有火炉之称的重庆,酷暑中的牢房里是怎样的情景吗?小萝卜头在这种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 (闷热难耐 蚊虫叮咬 恶臭阵阵 豆大的汗珠顺着小萝卜头的额头、后背往下流小萝卜头跪在地上,拿着长钉在土上写呀画呀,不时用手抹一下汗,小脸上汗水混着泥水)3. 读小萝卜头跟妈妈背诵囚歌的句子。将狱中学习的艰苦与小萝卜头学到的新知识的兴奋与快乐进行对比。谈谈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 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五、讲授课文
20、第三、四部分。1.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指名读,齐读。 2.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牺牲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齐读最后一部分。 3.讨论交流。 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请生交流)六、拓展升华,课外延伸。1.教师读一个女兵与“小萝卜头”的对话。2.练笔:写给“小萝卜头”,如果天堂里有邮箱,小萝卜头一定能收到同学们的心里话。3.推荐阅读红岩魂“故事爷爷”讲故事。精彩
21、片段想象画面,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1.自由地读12、13自然段。 2.你们能想象在有火炉之称的重庆,酷暑中的牢房里是怎样的情景吗?小萝卜头在这种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闷热难耐 蚊虫叮咬 恶臭阵阵 豆大的汗珠顺着小萝卜头的额头、后背往下流小萝卜头跪在地上,拿着长钉在土上写呀画呀,不时用手抹一下汗,小脸上汗水混着泥水) 3.读小萝卜头跟妈妈背诵囚歌的句子。将狱中学习的艰苦与小萝卜头学到的新知识的兴奋与快乐进行对比。谈谈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教材分析】 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的是小萝卜头在牢房里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故事。这篇课文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小萝卜头在极其艰苦的条
22、件下努力学习的情形:没有自由,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纸和笔,有的只是又闷又热的牢房,有的只是狱警的监视,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小萝卜头却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再苦再难,也不放弃学习,不放弃希望!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今天的少年儿童学习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二是学习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介绍】 李晋华,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当了23年教师,又在中国教育报做了13年编辑、记者。2019年,李晋华退休以后,先后到北京、河北等六个省市的中小学校义务为孩子
23、们讲英雄人物故事200余场。现在,李晋华搜集了大量资料,自己编写人物故事。孩子们称他为“故事爷爷”大人们赞颂他是活着的“孙敬修”。【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小萝卜头叫宋振中。 小萝卜头宋振中遇害时不满9岁,但是,他在敌人的监狱里被关押了8年。他是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就懂得了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人物简介宋振中(19411949),男,江苏 邳州市人(原为邳县),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烈士。宋振中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振中八个月的时
24、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 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徐林侠在女牢中长大,一直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他的妈妈为了给他换一点大豆吃,就去做苦工,可每次开饭时,“小萝卜头”总是让妈妈吃。他还常常搜集一些破布条、破袜子留给妈妈做鞋用。从五岁起,他就学着自己缝补破衣服了。“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经过多次斗争,才同意由
25、同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 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谁是坏人,谁是好人。他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监狱后,就是由他从男牢传到女牢,从楼上传到楼下的。每当大人商量事情,“小萝卜头”总是坐在门口放哨,他还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传递东西。在国民党溃逃之前,特务们安排杀害“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残酷的敌人用刺
26、刀杀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喊着:我没有罪,我要出去。灭绝人性的刽子手劈胸就是几刀,把他杀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他的父母为革命烈士。课后作业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萝卜(bu bo) 耽(dn dng)误 牺牲(shn shng)押(y ji)送 囚(qio qi)歌 记账(zhng zng)二、 比一比再词语。 奈(无奈) 刮(刮风) 误(耽误) 诵(朗诵 ) 示(提示) 乱(乱写) 娱(娱乐) 桶(水桶 )三、选词填空。 耽误 耽搁1、小毛因为生病而( 耽误 )了好多功课。 2、因为有些事情没办完,爸爸在上海多( 耽搁)了三天。四、点标点。
27、 有一天, 小萝卜头上完课, 一蹦一跳地跑回来 , 特别高兴, 一进门就告诉妈妈:“ 今天又上新课了, 罗伯伯教我叶挺将军写的 囚歌 。五、快乐阅读。 小萝卜头读书的故事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刚刚生下八个月就同爸爸、妈妈一起被反动派关进了监狱。五年过去了,小萝卜头虽然长得又黄又瘦,但却十分聪明、天真。 一天( )爸爸问( ) 你长大想干啥( ) 小萝卜头眨眨眼说( )盖所大房子( ) 有窗户( ) 有门有阳光( )让人们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妈妈笑了( )你不识字怎么盖呀( )你们送我上学吧( ) 小萝卜头说 ( ) 从此,小萝卜头天天说要上学。几天过后,爸爸妈妈决定去找看守长。看守长个子不
28、高,又肥又胖,长着一张大嘴,活像个大狗熊。他一听,拍桌子吼道: “不行!”“孩子是没罪的,为什么不让上学?”妈妈问道。小萝卜-头也高声说:“我都快七岁了,我要读书。”看守长看硬的不行,就想了个鬼点子:“读书可以,只要有人愿意当老师,在监狱里学。想出去读书,绝对不行。”接着他奸笑着问:“谁愿意当老师?”“我!”从楼上传来了黄将军的声音。妈妈激动地说:“孩子,快给黄伯伯行 礼。”小萝卜头恭恭敬敬行礼并叫道:“黄伯伯。”看守长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萝卜头开始读书了。手写的课文是爸爸编的;废纸改的本子是妈妈订的;半截铅笔是黄伯伯送的。小萝卜头可用功了,黄伯伯教的生字都会写,讲的数学习题全会算。好多天
29、过去了,黄伯伯发现了一件怪事,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 可在小萝卜头手里却学会了长个儿,天天用,不见短。 原来,小萝卜头非常爱惜那半截铅笔,只有上课才用。下课怎么办?开始他用石块在地上写字,写得到处都是,擦起来很困难。后来,他拾到根铁钉,又用硬纸壳做了个盒子,装上沙,用铁钉在沙上写,这下可好了,写了,可以弄平再写。黄伯伯知道后夸奖他说:“你真聪明!” 小萝卜头跟黄伯伯学了两年,他的功课学得好极了,黄伯伯教的语文、数学、 俄语,他全都会。可是,在他九岁那年,全国解放前夕,他和爸爸妈妈却被反动派杀害了。1给第二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全文分为四段(用“/”在原文上标出),再
30、概括各段段意。 3下面各题的三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半截铅笔早该用光了”中的“光”字的意思是 A太刚、火、电发出的亮光 B完、尽 C明亮 (2)这篇文章赞扬了 A小萝卜头勇敢斗争的精神。 B小萝卜头的聪明和天真。 C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精神。4仔细阅读文章中画有横线的三句话,它们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将正确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里。 句( ) 句( ) 句( )阅读题参考答案1, :“ ? ” :“ , , 。” :“ ? ”“ ! ”。 2 第一段(第1自然段):小萝卜头在监狱中长大了。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31、看守长同意让黄伯伯教小萝卜头读书。 第三段(第45自然段): 小萝卜头认真学习。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四段(第6自然段):小萝卜头九岁时被反动派杀害了。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
32、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1)B (2)C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4比喻 排比 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