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安徽试卷评析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以2022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结合近几年安徽省教育厅有关中考改革的相关文件,按202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要求的“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命题。试题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力求既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又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体现了我省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健康、富有活力的发展方向。下面从试卷各个板块来逐一评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从2022年到2022年近8年考查形式及分值(10分)未曾变过,分为名句的默写和名篇的默写,且考查范围全部锁定在课标50篇内,注重
2、对其中经典名句的考查。2.语段综合。从2022年来考查形式稳定,都是在一个语段下下设4个小题,分别考查字音、字形、字义、修辞的判断或句式变换或仿写。语段字数在80200字之间,分值维持在9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给出的语段为诗歌,虽然2022年安徽中考语段综合出现了泰戈尔的诗,但是设题中最后1小题是考查名著繁星春水,是为了照应当时的名著阅读考查。时隔6年后,2022年语段综合再次出现了诗歌,这次是纪伯伦的小溪,你说什么节选,而考查点锁定在了字词的音、形、义及修辞上,可谓是一大亮点。同时,2022年安徽中考语文综合运用题也是以诗歌为载体设题,2022年出现在了语段综合中。对于命题人的这种设题思
3、路,有可能是为了弥补安徽中考一直不考诗歌鉴赏的一个缺憾吧。3.名著阅读。从2022年到2022年近7年考题形式稳定,都为两小题,且全为填空题(除2022年第2小题为问答题外),分值稳定(4分)。主要考查人物名或作品名、故事细节。近4年来每年分别考查一部中国名著一部外国名著。要注意的是2022安徽考纲对名著阅读考查的范围做了调整,变为: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繁星春水朝花夕拾西游记水浒红岩童年。而2022年考题就正好考查了新调整中的两部:红岩伊索寓言。因此,要注意每年考纲对名著变化范围的调整。4.语文综合运用。此题是安徽每年整套试卷中最可能创新及设题发展变化之处。所以,每年都有小的调整和变化,但同时也有
4、常考的几个高频考点(如口语交际、仿写补写、语言运用、语段式病句修改等),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理念及设题的灵活新颖。2022年此题是以“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为主题,所给材料是关于传统文化的,难度不大,但考查的价值比较大,注重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对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趋全面。对语言表达的连贯协调,采用语序不当的形式考查;在语言表达准确规范方面,采用看示意图指路的形式考查。在此列出安徽近9年此题每年的主题、考点及分值。安徽近9年语文综合运用考情分析考点202220222022202220222022202220222022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诗歌诵读文明出
5、行我与环境书信沟通你我他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我与文明同行来信回信“我看小事”主题班会图文转述4(1)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图表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4分)口语交际(含表达得体、连贯)4(2)引用给出的谚语劝说同学改正缺点(4分)4(4)鼓励同学(4分)4(2)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规劝(2分)4(1)选择规劝的材料(3分)4(3)表达的得体,哪种信的开头更好,为什么(4分)4(3)转述(3分)3(3)调整句子序号使其连贯(2分)4(4)提忠告(80字左右)(4分)仿写(含补写)4(2)仿写(4分)4(3)补写过渡句(2分)4(3)根据要求在文末补写句子(1分)4(1)仿写(4分)3(2)按要求补写句子(4
6、分)4(3)写过渡句(4分)语言运用(含表达观点、拟标语)4(3)根据示意图写一段话,给同学指路。(4分)4(3)根据对诗意的理解表达观点(2分)4(1)选择词语,组成对偶句,作为宣传语(2分)4(1)请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传标语(3分)3(4)写一段话,帮助答疑解惑(4分)4(1)拟演讲标题(3分)4(2)列举现象、提供名言(4分)材料分析4(2)找出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并说明理由(4分)病句的修改(含标点符号)4(3)用词不当(2分);4(3)语序不当(2分)4(3)句式杂糅(2分)、搭配不当(2分);4(3)语序不当(2分)4(3)词语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2分);4(3)标点
7、符号修改(2分)4(3)词语使用不当(2分);4(3)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1分)4(2)动宾搭配不当(2分)3(1)词语使用不当(2分)划分现代诗歌节奏4(1)标明现代诗歌停顿(2分)句式变换4(2)长句变短句(2分)4(2)“把”字句变主动句(2分)应用文拟写4(2)写借条(4分)4(2)写请假条(5分)分值121212121212121215此板块考查形式和2022年相比基本未变,但在考查内容上是“稳中求变”。不变的是诗文名句默写、字音、字形、名著阅读、口语交际等,变化的是修辞手法、病句修改、根据示意指路等。近3年没有考查应用文写作、句子补写、标点符号等题型。2022年增加了现代诗歌朗读节
8、奏划分,2022年增加了根据示意指路的内容,“综合运用”仍然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考查。二、阅读【一】说明文阅读或议论文阅读。先看下面近9年安徽说明文议论文考查情况:说明文 议论文2022:拟态神态的自然礼物 2022:学者的态度与精神2022:西塘古镇 2022: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2022: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2022:科学不怕挑战2022: 关于“红树林”的文章 2022:从织布机到计算机 从近9年考查情况可以看出,从2022年开始到2022年,奇数年都考查了说明文,偶数年除2022年外都考了议论文。考查规律不言而喻。且分值都维持在1518分之间。2022年考查的说明文拟态神奇的自然
9、礼物,选自大自然,介绍大自然中奇妙的拟态。题目也都是常规题型,除过第8题以段落顺序不能颠倒考查说明顺序外。【二】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属于每年必考,分值在2225分之间。选文文质兼美,有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侧重于叙事、抒情类散文。近7年考查情况可见下表:年份2022202220222022202220222022考查篇目季羡林槐花秦文君红书包李汉荣远去的乡村骆驼红橘甜了生机勃勃的太阳花阮殿文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孟超枫叶礼赞类别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主题见闻感触生活感悟乡音乡情挚爱亲情万物有灵见闻感触万物有灵2022年考查的是季羡林的槐
10、花,属于叙事感悟类,有一定的价值导向,考查点除11题以句子还原形式考查文意的衔接连贯外,其余考点都是常规考点,但设题方式有一定灵活度,如:10题是考查概括事件,13题是从描写角度考查句子赏析。另外,要注意,从2022年开始,现代文阅读出现了选择题,2022年的6题、10题,2022年的11题。【三】文言文阅读。2022年是单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属于课标16篇范畴。且近3年来考查形式都为单篇阅读,难度上有所下降。不过还是和以往一样,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即字词句的考查,还有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文言文的考查从2022年开始限定在课标16篇内,近10年来考查篇目没有重复。详见下表:考查年份考
11、查篇目20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22爱莲说2022三峡2022曹刿论战(二三段)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三段)2022马说2022醉翁亭记(第二段)岳阳楼记(第四段)2022鱼我所欲也(第一段)过零丁洋202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022小石潭记(二三四段)与朱元思书(二三段)2022课改孔子语录三、写作2022年安徽中考写作是半命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延续了“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交替考查的规律。半命题作文的考查,开放性和限制性结合。作文题目的设置都能够做到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附:安徽近9年写作题目分析年份作文类型作文形式作文题目补题形式2022半命题作文裸题式:标题+
12、要求难忘那 的眼神补中型(四选一)2022 命题作文裸题式:标题+要求说说我自己 2022半命题作文裸题式:标题+要求那段 的日子补中型(四选一)2022半命题作文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在其中补前型2022命题作文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在我们这个年龄2022半命题作文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不会变的是 补后型2022命题作文裸题式:标题+要求师生之间2022半命题作文裸题式:标题+要求我在 中得到快乐补中型(五选一)2022命题作文裸题式:标题+要求我们的心近了分析了各个板块后,最后从整套试卷来看,有以下特点:1.平易朴实,突出基础性。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本试卷
13、平易朴实,题干简洁明了,问题难度不大且有梯度,一般考生容易上手,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过关。整张试卷注重回归基础,减轻学生负担,能在重视能力考查的同时,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从卷面考查的题型看,有填空题,有简答题,有阅读题,有写作题。从考查内容上看,本卷注重名句名篇、汉字、名著的积累;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病句、语言运用、图文转化等语文能力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还明确表示了对书写的重视。2.亲切和谐,突出思想性。本卷“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的第2题的材料是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的节选。语言优美,给考生思考和启迪。几个小题的命
14、制也没有设置多少难度,根据拼音写汉字、改错别字、选择词意和修辞判断,都没有为难考生。尤其是选择词意,要求考生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考生结合语境和语法搭配,很容易作出判断。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安徽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第4题综合性学习试题“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歇后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所给材料是关于传统文化,集中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3.个性多元,突出开放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相关要求。在这一要求指导下,试卷在综合运用题的命制上,体现了多元化的思路。如第4题的第(2)(3)题,第(2)题是考查考生的口语交际,劝说别人,要用上所给谚语,没有太多的限制要求。第(4)题是根据示意图指路,写一段简单的文字,实际是对说明文的另一种考查。说话要有条理,表述要准确,语言要简洁。另外试卷在答题要求上还体现了对考生个性的尊重,如作文“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试卷的多元化和开放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