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回生气,不如一次争气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做了一期节目论语感悟。其中这样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真君子从不攻击他人,只会拓展自己。”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真君子”还真的不多。于丹的话,进而给我一个启示:千回生气,不如一次争气。首先,生气不仅无济于事,还会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争气则正好相反。这让我想起了爷爷的故事:由于家境贫寒,爷爷13岁才去上学,而且直接上二年级。爷爷很聪明,二、三年级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老师于是便建议他直接去上四年级下半学期的课程,爷爷答应了。一次地理课,地理老师问爷爷:“中国有几座大山?最高的是什么山?”这是四年级上半学期的知识,爷爷没学过,当然不
2、知道。于是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盘子那么大的“鸭蛋”,意思是爷爷的“回答”只能打零分。这让爷爷很伤心,一下课,爷爷就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时,班主任走进来问清了事情的原由,便对爷爷说:“你不用觉得委屈,地理老师这样做不是为了取笑你,而是为了激励你!”爷爷转念一想,觉得班主任老师说得对,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就不怕老师再问倒自己了。到了期末,在65个同学的班上,爷爷又成了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其实,每个人都难免遭遇各种打击,这时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公平和委屈,于是就会生气、抱怨。但爷爷的做法却是:选择争气而不是生气。生气的后果往往就是消沉,直到自己有一天真的像别人预言的那样“就是不行”;而争气则正好相反
3、,你说我不行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会通过努力证明给你看“我能行”。其次,生气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痛快,而争气会满足你的长远利益。爸爸小时候酷爱读书,但因家境困难,根本买不起书。有一次,爸爸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本三国演义的上册,爸爸爱不释手。这时同村一个比爸爸大的孩子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对爸爸说:“我有下册的三国演义,不如我们换着看吧。”爸爸答应了。可几天过去了,他既没有还爸爸的书,也没有按承诺将自己的书借给爸爸。于是爸爸去向他要,他不但不给,还说自己根本就没拿爸爸的书,甚至还打了爸爸。尽管很伤心,但爸爸并没有向爷爷奶奶告状,而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发奋,以后要买得起无数本三国演义。从那时起,爸爸更加发奋读
4、书,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记者,再后来他拥有了自己的培训机构。而骗爸爸那本三国演义的人,到现在还在过着“小混混”的生活。第三,能够变生活中的“阻力”为“助力”。在美国上消费经济课时,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的故事。曾宪梓刚做生意时,到一家西装店去推销自己的领带,但他还没说几句话,就被老板骂出来了。他当时很生气,可又一想,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于是,第二天他在咖啡店要了杯咖啡,然后端到西装店去向老板道歉。西装店老板一见又是他,刚想发火,可曾宪梓说:“我今天是特地来向您道歉的。我想请您告诉我,昨天我有什么做得不对?”一看曾宪梓的态度那么诚恳,老板的气一下子消了大半:“你知不知道,你昨天来推销的时候,我正在和别人谈生意,你一来,差点被你给搅和了。你说我能不生气吗?”原来是这样。于是曾宪梓再一次向他道歉。老板一看他那么谦虚,不禁对他产生了好感,一番交谈之后,他提出让曾宪梓将领带放在自己店里出售,并且还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一些生意伙伴。曾宪梓也由此打开了领带的销路,最后成了“领带大王”。曾宪梓的成功告诉我们:遇到别人的指责,以“生气不如争气”的心态去面对,并诚恳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能让拒绝你的人接受你,能让讨厌你的人喜欢你,能让否定你的人认可你,甚至让反对你的人反过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