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务二搜集与整理新课导入蔡伦改进造纸术元代火铳泥活字版司南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伟大的科技成就。寻找选题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分享:202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作物主效耐碱基因及其作用机制首次揭示;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商业首飞;“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证据;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刷新世界纪录;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绘制;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成功研制;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命名交付;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
2、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及应用;新方法实现单碱基到超大片段DNA精准操纵;揭示人类细胞DNA复制起始新机制;“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揭示光感受调节血糖代谢机制;发现锂硫电池界面电荷存储聚集反应新机制。资料搜集请每个小组交流讨论后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并搜集有关这个领域科技成就的资料。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搜集资料的方法吗?了解途径网络搜索: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的网络,允许各种电子设备通过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相互传输信息、共享资源。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
3、视频资料。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图书馆、档案馆中存放着大量的书籍、文献和档案,通过查阅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等可以获取所需信息。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如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方法,可以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筛选信息 明确需求。选择可靠的信息源。辨别信息真伪。我国航天领域的代表性成就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
4、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2023年4月24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2021年l1月至2022年7月,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符号标记: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在资料中使用不同的符号来标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但缺点是信息零散,不集中。内容整合分条罗列:将信息按条目列出,可以按时间顺序整理,这样条
5、理清晰,但信息的概括度可能不够。表格梳理:使用表格列出要整理的信息,直观简洁,但需要设计合理的表格以满足具体分类要求。结构图和思维导图:对于知识头绪较多、离散性较强的内容,可以使用结构图进行组合建构,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则利用色彩、图画、文字等形式,从一点出发,分门别类记录相关知识或事件。以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蛟龙”探海为例,学习表格梳理法。请同学们完善下面的表格。名称主要成就研究过程意义与价值国内、国际地位科学精神蛟龙号所属领域深海探测2012年6月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7000米载人潜水器工程项目的海底试验。2002年正式立项,2009年完成1000米级的海上试验,2010年完成3000米级的海上试验,2011年完成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2012年完成7000米级的海上试验。国内地位:提升了中国在深海探测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未来的深海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地位:为国际海底资源的和平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了世界深海科学研究的发展。标志着我国深海作业能力、载人深潜技术的成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追求卓越、胸怀祖国。布置任务课外搜集嫦娥六号的有关资料,自己编制表格,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