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一(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3分)静静zh l,倚着窗栏,听秋雨呢喃。帘帘细雨,敲打着心灵,每一粒声响,都拨弹着回忆;每一次滴落,都鸣响着思念。我知道,那禁不住的酸楚终会yn ning成涨池的秋水汹涌而上,直到染透那漫漫的霜林。多少梦想,多少过住,都已A(烟消云散无影无踪)。片片记忆里的花瓣,带着忧伤,轻轻滑落我的心房,慢慢浸透,慢慢湿润,如果说故乡的秋天神秘绰约,难觅c gung,而南国的秋天则明澈透亮,坦荡无迹,未见叶落花残,也道天凉好个秋。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_ _ _
2、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_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_4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古人告诚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田家炳中学初一(1)班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的活动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_【设计活动】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_【亲近名著】识人,不是靠眼,而是靠心。初次相识对彼此不了解,有时还会产生些误解。日常相处久,方能见人心。结合(朝花少拾中的片段,完成以下阅读任务。(3分)“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怎么不知道。
3、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1)选文加点字的“你”指的是_(1分)(2)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2分)_5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4)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5)油蛉在这里低唱,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7)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诗句是:_,_。二(6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6分)秋凉晚步(
4、宋)杨万里秋气些悲木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桌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注释】:荷花6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绿池落尽红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呈现的画面。(2分)_7结合诗句,谈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3分)_(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812题。(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
5、,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王冕读书)【注释】已:止,罢。2已而:过后。:曷,怎么,为什么。恬:安然。8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夜潜出( )(4)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丘含去 冕因去B元方入门不顾 窃入学含C未若柳絮因风起 冕因去D下车引之 父怒挞
6、之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_11【甲】文主要表现元方_ 的性格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_的品质。(4分)12两篇文章都是刻画儿童形象的,试就其中一篇说说你读后明白的道理。(2分)_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20分)合欢树史铁生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
7、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
8、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
9、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
10、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
11、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
12、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13. 本文一开头就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4. 第二段写母亲为“我”做了哪
13、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6分)15. 第八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16. 作者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4分)(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枯萎的蒲公英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
14、“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
15、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
16、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
17、不去。17文章开头的画线句是 描写,它的作用: 。(3分)18第段说“这像极了我的母亲”,结合全文回答:文中的“蒲公英”和我的母亲哪些地方相似?(6分)19. 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4分)(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2)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20. 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21本文第段画曲线的句子与链接材料有相通之处。请你说出它们写法上的相同点和表达作用上的不同点。(6分)【链接材料】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
18、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法上的共同点: 表达作用上的不同点: 三(65分,其中含写字5分)22作文。(65分)朱自清先生偏爱初春的花草,冰心先生钟情夏日的荷影,史铁生难忘秋日北海的菊花老含先生喜欢冬日里秀气的山水。他们或是单纯地喜爱着草木荣枯的景象,或是因为一个人一件事再也忘不了那朵花、那些树。请你以“记忆中的 ”为题,在横线上填入一种花草植物或自然景物,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