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111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史记记载:西周初定天下时,周公怕诸侯背叛周,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奉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用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建国于宋。这一记载反映了()A. 宋国建立强化了中央的垂直管理B. 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现象C. 安抚商朝余部是巩固西周统治重要方式D. 平定武庚叛乱有利于确立官僚政治体制2. 汉初,选官的重要途径
2、“任子”,指的是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任职三年以上可保举子弟一人为后备官吏。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考核合格者任以官职,并成为制度。这一变化()A. 形成了儒学独尊的思想局面B. 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 削弱了诸侯王国的统治力量D.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3. 明代人张瀚的先祖在成化末年(明中期)以白银一锭购买纺织机床一张,后增加到二十余张,最后富至数万金,规模扩大数十倍。张瀚的先祖能够组织大规模纺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B.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C.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 政府改变抑商政策4. 右图宋代瓷器“琮式瓶”轻盈秀美,匀称内敛,是在仿照周
3、代的玉琮基础上,结合宋人的时代审美烧制而成。其器型圆口、方身,用突起的横或直条纹装饰器物四周,正所谓“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这一类瓷器的造型理念()A. 体现了森严的等级秩序B. 是商业繁荣的外在表现C. 反映包容开放的时代特征D. 深受儒学伦理观念的影响5. 1971年,唐朝名将李勣墓出土了两幅壁画(如下图),画面反映以乐伴舞情景,线条简洁明快,色彩饱满,晕染细腻,人物表情丰富,特别是裙裾因舞蹈而形成的褶纹,给人热情活泼的感觉。这两幅画可用来研究唐朝()A. 彩色套印技术的发展 B. 市民的娱乐生活C. 追求个性的社会风尚 D. 乐舞艺术的繁荣6.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首相巴麦
4、尊说:“从前中英如仇敌,今则我们与中国政府已有极友善的关系如果借我们予以友善的援助而能令中国内部全局得入正轨,可以预期商业必兴”。据此推断()A. 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B. 列强主动协助中国开展洋务运动C. 中英两国的商业利益趋于一致 D. 英国准备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7. 下表是部分年份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比重情况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年份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农产品出口总值(千元)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比例(%)1873148 4992 8661.91883181 71328 42315.61893333 96189 49626.81910593 337231 957
5、39.1A. 逐渐被卷入了世界市场 B.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 对外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D.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8. 19世纪末以来,康有为用儒家大同社会来解读社会主义,梁启超等把井田制看作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也借用墨子的兼爱论来解释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他们()A. 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显著成果C. 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 D. 试图把社会主义整合进传统文化体系9.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四面八方”政策。这一政策()
6、A. 与另起炉灶的政策相符合 B. 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C. 贯彻了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D. 保障一五计划顺利实现10. 1955年,我国对外贸易部部长指出,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新中国这一外贸政策()A. 反映不结盟外交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果 B. 打破了美国遏制政策形成的外交僵局C. 体现了灵活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D. 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1. 1978年10月,四川省首先在成都无缝钢管厂等6家企业进行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逐户核定企业的利润指标
7、,规定当年的增产增收目标,允许在年终完成计划以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的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这些做法()A. 得益于十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B. 调动了各阶层的积极性C. 突破传统体制下所有制模式的禁锢D. 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12. 下表是19601963年湖北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表,表中的数据变化()年度中师学校(所)在校学生(人)毕业生数(人)教职工数(人)1960年6030 5863 2461 6341961年4312 6544 2768221962年174 9923 8834051963年154 2012 400355A. 是为了解决教师数量供大于求的局面B. 反映我国已
8、基本实现扫除文盲的目标C. 表明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D. 与当时国家建设方针的调整基本适应13. 古希腊人信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古希腊将具有健、力、美的躯体视为神的馈赠,创造了很多裸体雕塑,并将其作为追求和崇拜的目标。这一现象反映了他们()A. 否定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B. 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 摆脱了禁欲主义的束缚 D.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的风格14. 右图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A. 人们追求现世的生活享受B. 教会精神独裁的土崩瓦解C.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理性主义D. 机器生
9、产造就物质生活繁荣15. 英国学者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指出:“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作者意在强调牛顿的发现()A. 促进了科学理性的传播 B. 破除了对天主教的信仰C.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诉求16. 17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商船主要依靠结伴航行保护途中安全;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的国家军事力量正式介入,向商船提供护航;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又通过颁布法案条令,建立起了强制性的护航体系。海上保护政策的变化折射出英国()A. 自由主义受到质疑 B.
10、海外贸易日益重要C. 殖民霸权逐渐衰落 D. 工业革命发展迅速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第20 题12分。)1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航海时代以来,随着洲际交往的增多,英格兰西海岸的利物浦因港阔水深,适于大型货轮,逐渐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大港。航运业的发展吸引了英格兰农民和爱尔兰移民从事码头搬运等工作。大规模港区设施的建设和庞大的商船队伍吸纳了商人大部分资金,商人只要投资港口建设即可获得丰厚回报。兰开夏发达的制造业与利物浦的转口贸易相得益彰。18世纪,利物浦港口的活跃曾推动了造船、铸铁、制糖等相关工业的发展,然而
11、这些工业的收益与港区和商业活动相比都分量不足,18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部分工业衰落,利物浦日益走上功能单一、经济结构简单的港口城市之路。18世纪中后期,来上海的国内外商船已增至300多艘。五口通商后,上海发展为开放性的国际商港,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近代,上海的发展,似乎从没出现过严重的资金不足。中国没有像兰开夏那样集中的工业中心,内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样样落后,只有上海具备了向工业中心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利物浦不同,上海不只吸引了大批贫苦百姓,也吸引了腰缠万贯或权倾一时的豪绅和富商,及不少西方冒险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已不仅是商业中心,更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工业中心。摘编自陆伟芳
12、1819世纪上海与利物浦发展的比较研究(1) 根据材料,归纳近代上海和利物浦发展的相似条件。(5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和利物浦发展方向不同的原因。(6分)(3)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4分)18.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科下图是出土于江苏徐州睢宁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局部)。画面中心为一农夫,左手扬鞭,右手扶犁,正在驱牛犁地,他身后是一少年提着篮子正在播种。画面的上方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到田头。旁边有一辆装着东西的双轮车,车上还有三只小鸟,车旁卧着一条小狗,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田边奔跑。从图文材料中提取三个有效信
13、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9.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干预,这严重影响了北魏政权的赋税来源。孝文帝改革时,创立三长制。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原来荫蔽于宗主的人口夺取过来,重新作为国家的“编户”,以保持赋税的正常收纳,维护正常的徭役征发。从三长的职能来看,清查户籍、赈灾、治安、教化、公益事业、赡养老人和兴办教育等地方事宜,中央政权的各种意志在基层大都得到了贯彻。三长的工作从经济上瓦解地方的士族和豪强,却并不能消除长期以来
14、形成的士族豪强在乡里的声望。摘编自李娜北魏三长制研究(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推行三长制的历史背景。 (5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的三长利。 (7分)20.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5年孙中山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词。1912年孙中山在就职宣言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1920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
15、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 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电子稿下载邮箱:zgk_001 密码:zGkzgk001)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如皋)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C2. B3. A4. D5. D6. D7. A8. D9. B10. C11. D12. D13. B14. A15. A16. B17. (15分)(1) 相似条件:优越的地理条件;近代以来国际商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外
16、来移民的迁入;资金投入的推动。(5分)(2) 原因:资金方面,利物浦资金主要流向港口和商队,工业发展资金不足;上海成为洋务资本、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工业投资的重要聚集地。布局方面,利物浦周边城市制造业发达,城市专业化明显;上海周边没有专业化的工业城市,自身具备成为工业中心的优势。人力方面,利物浦主要吸引社会底层劳动力;开埠通商后,上海吸引的移民成分多样化,便于吸收先进的技术和资本。(6分)(3) 认识:应多方筹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资金;(1分)注意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保证技术、人力优势;(1分)既要注意各城市间的专业分工,又要避免城市功能过于单一。(2分)18. (13分)信息一:男女老幼合家耕种(
17、2分)说明: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家庭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东汉时期小农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信息二:男子采用二牛一人犁耕法(2分)说明:东汉时期耦犁技术推广到徐州地区,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西汉二牛三人犁耕法相比,二牛一人犁耕法更为先进;但当时仍采用直辕犁耕作,表明我国耕犁有待完善。(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得2分)信息三:农业生产中使用直辕犁、双轮车、铁锄、篮子等生产工具。(2分)说明:东汉时期的冶铁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2分)信息四:图片展现的是东汉时期出土的画像石。 (2分)说明:画像石属于实物史料,直观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景,对研究东汉农
18、业生产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分)信息五:“牛耕图”画像石线条流畅,画面完整清晰。(2分)说明:画像石构图完整,内容丰富,人物动作惟妙惟肖,具有写实主义风格,充分展示了东汉时期高超的艺术创作水平。(2分)(回答以上任意三点信息各2分,对应说明各2分,逻辑清晰、信息准确、解释合理得1分)19. (12分)(1) 历史背景: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分)宗主督护制影响北魏的赋税收入;(1分)北魏社会矛盾尖锐;(1分)配合均田制推行的需要。(1分)(2) 评价:三长制健全了北魏的地方基层行政体制;(1分)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1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1分)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2分)三长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豪强地主的势力。(1分)20. (12分)(1) 特点:同盟会成立前后,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与反对满清民族压迫相结合;民国成立后,倡导五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晚年,一定程度上突破狭隘的民族观,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每点2分,共6分)(2) 影响: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促进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新型民族民主国家的建立。(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