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梅州中学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虚和实课件(粤教版)v蛙v声v十v里v出v山v泉诗歌鉴赏中的虚和实检查预习情况v请大家找一找我们课本中学过的使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的诗词。夜雨寄北(李商隐)v君问归期未有期,v巴山夜雨涨秋池。v何当共剪西窗烛,v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v 独在异乡为异客,v 每逢佳节倍思亲。v 遥知兄弟登高处,v 遍插茱萸少一人。v 分析:这首诗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自己在
2、过节之时一个人远在异乡犹为思念家乡的亲人;后两句是虚写,写了诗人想象自己的兄弟们现在也一定在想念并谈论着远在异乡的自己。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宋)v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v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析:v这首词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这是实写。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是虚写,词人拿周瑜年轻时就已建功立业对比衬托自己的老大无为,表达了词人被贬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唐)v“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v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整个第二部分都是虚写,写了诗人想像中的仙境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和不满,并借以表达自己不
4、畏权贵的高尚品质。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分析:v“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是虚写。v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实写。诗歌中的虚实各指什么?v 明确:v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的说
5、就是眼前所见的景物或是人事。v 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简单的说就是不在眼前的景物或人事(如想象或梦中所见)。(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直击高考,方法点拨:出题模式:分析技巧型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解题思路: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主要是: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营构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等)。例题分析:v 望江东v 黄庭坚v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
6、来去。更不怕、江阑住。v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v 注 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v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题思路:v1.找找望江东一词中的虚实各指什么?v2.分析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v答案示例:v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v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能力迁移:v分析下面这首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v江城子苏轼(宋)v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v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