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明星稀,乌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一位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小巷里,高吟乡愁。有一位散文家,时常举目望星天,作逍遥之游。有一位评论家,拿起锐利的笔,声称要剪掉散文的辫子。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2、”其诗常常洋溢着对祖国的呼唤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追缅怀念之情,“乡愁”式的中国情结是余诗的一大主题。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它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左手写散文:其散文被称为“诗化了的散文”。感性与理趣,幽默与庄重,传统与现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气魄宏大、想象富赡、笔力雄健、风格
3、华美的散文路径。思想常常驰骋千里,句式变化多端,注重散文的容量和弹性,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右手写诗歌:故诗作最丰,约六百余首。其诗常常洋溢着对祖国的呼唤和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追缅怀念之情,“乡愁”式的中国情结是余诗的一大主题。情感线索: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横的地域感:美国台湾大陆纵的历史感:太初有字亡宋之痛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的追求朗 诵意境美音乐美构图美感觉美快慢、轻重、高低带出情境、人物性格以及时空的层次感读出丰富的感情,而且处理恰当,令人信服,悠然神往朗诵 语音的轻重 语速的缓急 断句与停顿低沉、缓慢、
4、自白、倾诉、一往情深、乡愁难奈、幽思邈远 重点字词:惊蛰仓颉氤氲米芾羯鼓寒濑惊悸淅沥滂沱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听听那冷雨余光中看形态听声音嗅味道调动各种感观写雨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意(情)+境(景)=意境美鉴赏体味意境美句式特点修辞手法重要词句赏析本文的意境美:化用:疏雨滴梧桐声声慢(宋)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
5、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化用:少年听雨虞美人 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诗化的语言密集的意象诗词的化用时空的变换凄丽迷蒙苍凉感伤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课堂训练:1、台湾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一篇散文中把飞机与火车对比来写,语言生动,情趣盎然。让学生仿照本文的形式,任选两个相关的事物,写一段话,限50-80字 飞机虽可想成庄子的逍遥之游,列子的御风之旅,但是出没云间,游行虚碧,变化不多,机窗也太狭小,久之并不耐看。哪像火车的长途,催
6、眠的节奏,多变的风景,从阔窗里看出去,又像是在人间,又像驶出了世外。所以在国外旅行,凡铿铿的双轨能到之处,我总是站在月台名副其实的“长亭”上面,等那阳刚之美的火车轰轰隆隆其势不断地踹进站来,来载我去远方。男儿当自强 傲气面对万成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是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百发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热男儿好比太阳更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劈地/唯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我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大家做栋梁做好汉/光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比太阳更光。请同学们以“信任”为话题仿写这段话: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卫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2、请以“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