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3.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同样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作者生平 诗:文:词:书法: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写作背景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
2、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题目解读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调因此而得名。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古人。1、请具体说一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上阕:描写赤壁之景。下阕:抒发怀古之情。意象大江(东去)故垒(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浑壮阔(意境)夸张夸张比喻比喻拟人拟人即景生情即景生情视觉听觉 2、上阕具体选用了哪些意象?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创设
3、了怎样一种意境?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承接上文对景色的描写,“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赞写周瑜作了铺垫。4、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讨论)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英俊儒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怀古片段分析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5、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1.以美人衬托英雄。2.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故国神游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江山依旧,物是人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放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且看二人的对比资料。苏轼内心解读周瑜苏轼建功年龄34岁47岁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人生幸福美满屡遭不幸怀古伤今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7、有人说,此句是作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哀叹。又有人认为是作者和全词一脉相承,进一步抒发追求“积极向上的梦境”的雄心。你怎么看待?人生态度:豪放中见旷达苍凉中见洒脱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5、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用豪壮的情调来抒写胸中块垒景人情波澜壮阔的长江赤壁所在地的险要地势风流人物英雄豪杰壮志难酬的愁闷超脱与旷达烘托反衬借景抒情映衬豪放词的特点:1、要有壮阔景(描绘壮丽之景)2、要写英雄事(刻画豪迈之人)3、要表功业志(抒发壮志豪情)江 城 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业1、做“周末作业”。2、背诵念奴娇 永遇乐。3、预习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