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前押题卷一(限时: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民间故事 B孟姜女传说C商朝卜辞 D资治通鉴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D3“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
2、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4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5汉书载:汉因循(秦制)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两汉政治经济制度“颇有所改”表现在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封国制编户制察举制A B C D6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
3、歌中的“苦恼”,统治者曾采取的措施有 ()三省六部制皇位继承制科举制刺史制A B C D7一祠宇的大门两侧木雕对联:“才贯天人共仰廷陈三策,文兼敦化永传学富五车。”此祠宇纪念的历史人物应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中央集权程度的强弱C能否掌握选拔人才的权力D能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9“改土归流”是我国古代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和控制的一项重要制度,下列关于“改土归流”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实行,康熙年间大规模推行
4、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A B C D10林则徐主张抗英得到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招来朝野上下一片“汉奸”的骂名,此后的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都背过“汉奸”的骂名。上述人物被骂成“汉奸”,是因为他们一致主张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1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 人,都有权来管中 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
5、识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2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第一部全景式地表现辛亥革命波澜壮阔历程的大型史诗电影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上映。影片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宣统帝下诏退位 B武昌城内枪声大作C五色旗迎风飘扬 D孙中山就任正式大总统1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抵抗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
6、命派14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另起炉灶”15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但丁马丁路德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伏尔泰A B C D16欧洲史上有一个时期,人们追求的目标不是灵魂得救,而是幸福,并且是现世的幸福,不是来世的欢乐。他们在思想上完全是世俗的,甚至将追求幸福同生命、自由并列为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一时期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 B
7、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171583年,传教士利玛窦肩负传播上帝福音的使命来到中国。起初他黑袍西冠,后经友人指点改穿中国服装。20年后他在寄给欧洲一位教友的信中说:“在这里我们穿中国的服饰,长袖、方巾、长须、束发。不吃面包,不喝酒,只吃米饭,这种生活我已经习惯了”,利玛窦改变服饰和饮食习惯的主要目的是 ()A熟悉东方礼仪文化以便传回西方B利玛窦仰慕中国儒家文化C害怕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D接近中国士大夫便于传教活动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
8、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其中“政治领域”中的主要建议是()A建立开明君主制B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C建立民主共和国D实行三权分立19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在欧美国家间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20改革是推动制度完善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改革中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可以相互借鉴,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苏俄利用了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
9、产B苏俄粮食税有利于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C罗斯福采取了苏联式的国家干预经济D美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民主二、非选择题(21题18分,22题12分,23题2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元璋)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 明太祖实录卷三八材料二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事,以示戒。明史刑法志材料三“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风宪官吏(即监督法律执行的御史)受财及于所按治去处求索借贷人财物,若卖买多取价利及受馈送之类,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明律职制律材料四(明太祖)说:“我欲
10、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刘展著国防事迹材料五(明成祖时)“巡按(即由中央派往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的监察御史)查盘、访缉矗遗、谢者,多者至二三万金,舍天下计之,国家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为余万。”明史梁廷栋传请回答:(1)材料一说朱元璋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心里恨透了”,为什么?(4分)(2)材料二、三反映出明初统治者有何特点?(4分)(3)材料四、五反映明太祖的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5分)(4)材料所述明初治国的重要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分)22近年来,数以千计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
11、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儒学,在当今世界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材料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材料二2010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6日至9月29日举行,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以“游孔子故里、品孔府家宴、观儒乡风情、学圣人智慧”为主题,举办了精彩纷呈的五大主题活动和一系列相关活动。2010年10月22日是理学大师朱熹880周年诞辰,中国邮政发行了“朱熹880周年诞辰”纪念邮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12、,简述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8分)23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贾庆林主席在2011年3月3日的政协工作报告中说:“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学习宣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功伟绩和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70(多)年前一个寒彻的夜晚/姗姗来迟,没有能挽救那数万活泼的生灵/从史册中走出来的勇士们/聚焦在煤油灯下的地图上/讲述着两条路线上亡羊补牢的故事/一种不朽的思想开始孕育/象凤凰山上的凤凰获得了永生/一个清瘦的诗人伫立潮头/驾驭着从南湖开来的红船/在亿万年前的海洋和眼前的黑色恶浪中/靠着仅有的自信这块朴实的罗盘
13、/找到了迷失的航向/把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带出了死亡 喀斯特材料二阅读新中国成立后至1965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图。材料三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和积累了实现快速发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经验;坚持对外开放,有效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为我国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全国支持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特区回馈全国,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对
14、全国发展起到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2010年9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一个清瘦的诗人”指的是谁?诗歌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哪些?“把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带出了死亡”的含义是什么?(6分)(2)据图分析,建国后至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由B点到C点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3)在深圳设立特区的原因有哪些?依据材料指出设立深圳特区产生的作用。(6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3分)答案:1C先根据题干材料准确理解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含义,然后逐个分析备选项
15、。民间故事和孟姜女传说都是口口相传、后人记录的,属于间接史料。资治通鉴是后人写前朝的历史,也是间接史料。商朝卜辞是当时人留下的,属于直接史料。答案为C。2A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在秦朝。3A本则材料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之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材料论述了君主专制等主张,据此本题选A项。4C商周时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唐宋时期瓷器兴盛,如唐朝的越窑秘色瓷,北宋的五大官窑;明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丝织业。5D本题所列各题肢都是汉朝时的制度,但前两个
16、是秦朝时也存在的,而本题要求回答“颇有所改”的表现,故符合题意。6C诗歌中涉及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以及选拔官吏的问题,但未涉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问题,排除带的选项,故选C项。7B“天人”“三策”指汉武帝举贤良对策时董仲舒上的“天人三策”。8B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地方行政的好与坏。汉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初期是郡国制,后来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朝地方的主要机构是州,后来增设道;宋代在州之外,增设路一级。因此从行政机构的设置来看,不能说宋比汉唐差,可排除A。宋代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过了头,使行政权、军权、财权集中于中央,而地方则日趋贫弱,以致后来金兵攻打北宋
17、时,地方没有什么抵抗力,一触即溃;汉唐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相对合理,B正确。唐宋都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都在中央,不能说宋比唐差,可排除C。宋朝地方经济比唐朝更发达,可排除D。9B“改土归流”大规模推行是在清朝雍正帝时期,故排除,应选B。10B注意题干中的“他们一致主张”。A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只符合康有为、梁启超,而不符合其他人物;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均不符合题干中所列人物;D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只符合康有为、梁启超,而不符合其他人物。11A从材料较容易看到,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C、D三项是教材有关辛亥革命的作用的表述,需要较好掌握,但与
18、本题中题意无直接关联。12D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非正式大总统。13D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本身出发,不能机械地照搬概念。14D解答本题可将问题转化为“新中国不承认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体现了什么外交原则”。“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这符合“另起炉灶”的内涵,故D项正确。15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应该理解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们,符合要求的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而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领袖,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故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6C运用材料中的信息排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据“人们追求的目标不是灵
19、魂得救”排除B;据“他们在思想上完全是世俗的,甚至将追求幸福同生命、自由并列为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可排除A、确定C为正确选项,因为文艺复兴虽然提倡人追求自由和幸福,但没有上升到人的权利的高度,而启蒙运动特别强调人的权利;材料中没有与工业革命相关的信息,D错。17D本题中的材料围绕着传教士利玛窦在服饰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变化设计问题,这些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外在的,而其内在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传教,所以很自然就可以判断出利玛窦这些变化的目的。18BB项最全面,其他三项均包括在B项之中。19C从“实验室”“昂贵的仪器”“科学家”等信息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20C苏联式的国家干预经
20、济是指斯大林模式并非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非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21(1)封建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会危及政权的巩固。(2)反映出明初统治者注重用法律制度重罚赃吏,对执法犯法的官员加重其刑事责任。(3)明太祖的愿望不能实现。因为封建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封建官吏的贪婪本性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社会上的贪赃枉法现象。(4)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明朝封建统治。积极作用是在一定限度内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启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完善法制,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2(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
21、道。核心:仁和礼。(2)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不受统治阶级重视;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明清时期,传统儒学遭到批判,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23(1)“诗人”:毛泽东。事件:中共“一大”、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含义:遵义会议使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2)特点:曲折发展。原因:“左”倾错误思想严重泛滥;“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原因:临近港澳台,华侨众多;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
22、运港口。作用:促进了深圳地区的发展;积累了改革开放的经验;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4)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70(多)年前”“两条路线”“找到了迷失的航向”等可知,这首诗歌歌颂的是遵义会议,根据遵义会议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第(2)问:根据图片中的曲线可解答“特点”;根据图片中的年代提示,结合课本相应知识分析解答“原因”。第(3)问:结合课本知识,从地理位置等角度解答“原因”;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对全国发展起到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等,从深圳和全国两个角度分析解答“作用”。第(4)问:应扣紧材料,三则材料,两则立足于国情,推动了革命形势和建设形势的发展;一则脱离国情,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故此问应围绕国情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