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13114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3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开实验学校2018届高一历史限时训练(三)组题人:汪国勇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 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2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

2、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A.自身实力的削弱 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 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3某国际组织规定,参加其会议的国家须具备如下条件“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该组织是A.欧洲联盟 B.联合国 C.不结盟运动 D.东南亚联盟4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A.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 B

3、.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C.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5“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重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62004年5月1日,欧盟委员会原任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义上说:“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1个新成员国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

4、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材料表明促进欧盟扩大化最有利的条件是 A.共同的文化遗产 B.共同的心理认同 C.美国势力的减弱 D.两极格局的结束7 “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都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力量 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依据 都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A. B. C. D.8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

5、评价不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9.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10.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男耕女织”

6、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1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12商朝甲骨文中有卜问天雨、卜禾(谷熟之意)的记载,如“帝令雨足年”。还有王亲自从事农作的记载,如“王黍于南”等。这些卜辞说明A.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时期 B.占卜活动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C.农业生产是商朝重要的经济活动 D.重农抑商政策从商朝开始推行13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

7、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14.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15.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

8、贫困农民。据宋史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当选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A.典卖强化发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B.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方式之一C.典卖实际上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D.地主利用典卖规则抢夺农民利权16.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

9、路交通枢纽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17荀子富国中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18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 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 D.自然环境19.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

10、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D.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20.“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1.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

11、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22.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23.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做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农业税非农业税99

12、7年2408 1156771021年2641 2387401077年2021 35117 2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24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井渠25.“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班级:_ 姓名: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