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_语文S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2840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_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_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

2、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三、读品结合,渐入诗境 1你从这位小朋友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 (任由孩子们说,说出大意即可,说得不对的地方教师伺机引导正确理解。) 2这首诗中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 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引导孩子们结合

3、图文感悟。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4句诗班上部分学生曾经学过,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质疑。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诗可利用草原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感悟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3)“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通过“满”字感受不忍分离的离别之情。 3不懂的地方弄明白了,再读读诗,你最喜欢哪句诗?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请读给大家听。 分别指多名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渐惭进入诗境。 四、整体诵读,体悟诗蕴 1瞧!你们都是小诗人了。诗人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齐读全诗。 2音乐响起,老师有感

4、情地诵读,请学生们闭上眼睛听。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与开课初步感知相照应,引导学生体悟诗蕴。 孩子说完感受,请他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体现孩子对诗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可以是对草原的赞美,可以是对小草的歌颂,还可以表达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孩子个性化诵读。 3这么美的诗,你能把它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吗? 自由背、指名配乐背、配乐齐背。 五、小结全诗,课外延伸 这短短的几句话,40个字,把我们的所看、所想、所感全写出来了。不过。这可不是王老师的杰作,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16岁时所作的一首诗。他一生写了三干八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回家后,大家找找白居易的其他诗读一读,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激发大家读古诗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