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寓言二则_北师大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2057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寓言二则_北师大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寓言二则_北师大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寓言二则_北师大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小学语文 六 年级下册第 五 单元导学案主备人: 和艳 审核人: 孙莉( )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寓言二则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摘录下来,积累词语。2、我能把绕口的文言文读通顺、读流利。3、我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知识链接】寓言: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韩非: 【自主学习】1、 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我发现这些字容易读错: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2、 我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重点字词的意思:还有一些不理解的字词:【合作交流】1、 组内交流容易读错写

2、错的字词。 2、 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内自由朗读寓言,小组长负责,将寓言读通顺。【展示激励】1、 小组分工展示:2、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寓言,并说出自己的体会:【质疑问难】【达标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鬻( ) 誉( ) 鹬蚌( )相争曝( ) 箝( ) 喙(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盾 ( )的矛( )鹬蚌 ( )的渔夫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 六 年级下册第 五 单元导学案主备人: 和艳 审核人: 孙莉( )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寓言二则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课学习目标:1、 我能用自己的话来讲寓言故事。2、 我能借助注释理解

3、课文,理解这两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3、 我能通过小组的合作表演,进一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重 点: 目标2 难 点:目标3【知识链接】寓言的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自主学习】(10分钟)1、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两则寓言的具体内容:2、我认为那个楚国人是个 的人。我认为鹬和蚌 。3、我又把两则寓言读了一遍,在文中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合作探究】(10分钟)1、我要把两则寓言再默读一遍,用自己的话跟对子讲故事。2、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进一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3、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可笑在哪里?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4、交流讨论鹬和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最后的结局怎样?这个寓言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展示激励】(10分钟)1、 小组分工展示2、 再读这两则寓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拓展延伸】(3分钟)如果你是那个渔夫,你会对鹬蚌说些什么?而鹬蚌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盘点收获】(2分钟)【达标检测】(5分钟)1、通过学习矛与盾,我明白了 。我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总结那个楚国人说的话 。2、通过学习鹬蚌相争,我明白了 。我也可以给这则寓言的题目加个词来作总结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