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品格与志趣”“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新课导入1.反复诵读品读,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理解文章寄寓的品格和志趣;3.强化积累,识记文言词语,积累名句。学习目标 “学文言文非诵读不可。”诵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可以说是文言文学习的核心。如何诵读品读,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呢?一、反复诵读品读,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1.熟读成诵方法指津2.知人论世3.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大意4.古今沟通方法指津1.熟读成诵首先要认清字词,读准字音。第二,要注意停连和节奏,读顺句子。故/天将降
2、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第三,注意语气,读出情感。山水小品在和谐音韵中读出山川风物之美;议论文在铿锵的节奏中读出论辩的气势;记叙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进而理解人物的性格。孟子三章2.知人论世孟子的基本情况: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的特点: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2.知人论世了解孟子的思想、经历及作品风格:他主张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
3、贵君轻”的主张。他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孟子三章2.知人论世了解纵横家的有关情况: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孟子三章预习阶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遇到难词难句,借助手中的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4、做进一步的疏通,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把握。3.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古诗文中传达的精神,并不只属于某一个时代,今天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大丈夫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都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4.古今沟通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勾连古今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干嘛呢你太过分了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作壁上观“将军亚夫持兵揖曰”兵不血刃、短兵相接甚矣,汝之不惠4.古今沟通二、整体感知大意,理解文章寄寓的品格和志趣 1.理解所写事件方法指津 2.把握人物形象 3.抓关键词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4.借助课后习题
5、方法指津简洁的复述课文:古时候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门口有两座大山。苦于大山的阻塞,愚公决定率领全家人移走大山。最终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夸娥氏儿子移走了大山。愚公移山1.理解所写事件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比刻画,塑造了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表明了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2.把握人物形象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用最精简的笔墨,给我们讲述了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时,汉文帝去慰问军队的事,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以及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
6、比,表现了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明、忠于职守的形象特点。2.把握人物形象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是“大丈夫”,大丈夫的内涵是什么?孟子正面赋予了大丈夫崇高的品质和社会使命意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抓住关键词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愚公移山思考探究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4.借助课后习题人 物相关语句态度分析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主动献策愚公家人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7、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担心愚公的力量和无处安放土石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智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操蛇之神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和其精神感动4.借助课后习题知识的多少,就看你的积累量。三、强化积累,识记文言词语,积累名句。1.强化积累方法指津 2.多读多写 3.生活中运用方法指津实词积累 系统归类
8、1.强化积累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顾野有麦场(回头看,指往旁边看)(狼)相顾惊疑(引伸为看)(山市)(2)拜访,探望: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多读多写,直至熟练背诵。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2.多读多写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旧时茅店社林边”,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有一句“箫鼓追随春社近”“社”指“土地神庙”口技中“不能名其一处也”现代成语中有一个“莫名其妙”“名”都是“说出”的意思3.生活中运用流传至今的唐诗金句,几乎就是最凝练的唐代风俗画:初唐有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亲切,盛唐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中唐有白居易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写实,晚唐有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伤感。名句的运用3.生活中运用一、反复诵读品读,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1.熟读成诵2.知人论世3.对照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大意4.古今沟通方法小结二、整体感知大意,理解文章寄寓的品格和志趣 1.理解所写事件 2.把握人物形象 3.抓关键词分析作者寄寓的情感4.借助课后习题方法小结三、强化积累,识记文言词语,积累名句。1.强化积累 2.多读多写 3.生活中运用方法小结牛刀小试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1、)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牛刀小试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创业与守成孰难是可忍,孰不可忍?B.故知创业之难当求之于上流(河中石兽)C.常恐骄奢生于富贵求石兽于水中(河中石兽)D.方当与诸公慎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草 昧 之 初 与 群 雄 并 起 角 力 而 后 臣 之 创 业 难 矣!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
12、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4分)牛刀小试【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牛刀小试【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
13、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哪一个较量武力使臣服无不,没有不安稳舒适所以骄横奢侈所忽视的地方正开创基业牛刀小试译文: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
14、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牛刀小试【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
15、:不注意,不重视。牛刀小试【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牛刀小试【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