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听泉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泉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从题目来看,“听”字支配“泉”字。但是从全文看,一方面“听”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泉”是本文的关键。全文是在颂泉,而“听”只是认识“泉”的手段。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有三点原因: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以作者选择了“听”。小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描状,很难生色。通过“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泉?一、初读课文1自学。(1)借助拼音,轻
2、声自由读课文。要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认读生字:泻悠循寺宏岭庭宿淌涧铜勃xi yu xn s hng lngtng s tng jin tng b聆听雄浑孕育安详湿漉漉时隐时现不绝于耳繁花似锦古树参天万籁俱寂蓬勃生机二、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听得更加真切,试着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第三段
3、(第35自然段):写入夜“我”在庆云寺听泉,抒发在鼎湖山听泉感受。试一试怎么分段?三、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读了这一段,你了解了什么?2出示第二句话。试读体会!通过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走进鼎湖山天溪河 岸林天鹅湖九龙湖飞水潭山 清 泉白娴鸟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泉水的句子。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木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段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a、自由读,圈出“不绝于耳”,想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体会到泉水怎样?b、还可以从
4、哪儿看出泉水多?c、这两句话中的“涌流”和“流泻”能交换吗?它们有什么不同?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a、朗读这段话,有什么要说的吗?b、这段话中有个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能用“犹如”来说句话吗?(板书:泉声美)五、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读2结合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当当小导游,简单介绍庆云寺。庆云寺广东鼎湖山,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黄帝曾铸三鼎,象征天
5、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九龙宝鼎九龙宝鼎桫su椤白鹇xin鸟鼎湖六、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夜里借宿在庆云寺,听到的泉声又是怎样的呢?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七、学习第五自然段。(1)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联系全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鼎湖山清泉的作用难道只是给人们以听觉上的享受吗?它还有哪些作用呢?准备用这样的句式发表你的看法:(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即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又有时间的变化。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 亭庆云寺(半山)。鼎湖山听泉白天黑夜泉声响泉水多泉声美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流进心田作者简介谢大
6、光(1943一),1962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鼎湖山又是佛教圣地。早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禅宗六祖惠能高弟智常禅师在此创建龙兴寺(宋改白云寺),并建有招提三十六所。从此,前来朝拜和游览的香客游人日众,不久,便兴旺起来,成为佛家圣地。后来,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几百年来香火不断,被誉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鼎湖山地处北纬23度10分,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在世界上,北回归线穿过的许多地方都是荒凉的大沙漠
7、,但在鼎湖山却截然相反,这里雨水充沛,山青水秀,林木茂盛,形成了一片有4000公顷的原始次森林,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栽培植物300多种,其中亚热带植物丰富,植物繁多,木本植物比例高,常绿植物占优势,且具有亚热带植物的攀援、板根、附生、茎花、绞杀等五大特征。其中有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沙椤、水松等11种,还有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鼎湖钓樟、鼎湖冬青、扁藤等。此外,鼎湖山还生长着170多种鸟类、30多种兽类和20多种蛇类,还有珍稀动物。其中,白鹇鸟被命名为广东省鸟。鼎湖山得天独厚,满山是宝,遍地奇珍,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为此,1956年被划为我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1979年,经国务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鼎湖山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成为联合国“人和生物圈”生态定位研究站。从此,鼎湖山便有“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绿色宝库”等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