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7974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

2、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知识与技能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

3、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狼与鹿之间的关系。3.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加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狼与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学难点】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媒体出示鹿和狼的图片)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两种动物并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他们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并说出理由。(狼是凶猛的、残忍的,鹿是温顺的、善良的。)是啊,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想要消灭狼从而保护鹿的情感。但是狼真的就这样十恶不赦吗,必须杀害吗?这节课让我们通过一个故事了解一下鹿和狼的关系,看看通过学习你们的想法会有怎样的变化。(板书课题)二、初

5、读感知1.请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介罗斯福。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利用上下文、工具书理解词句并做出标记。(3)标出自然段。3.找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罗斯福为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也大量死亡的故事。4. 随文理解下列词语:厄运 锐减 维护 威胁 相悖 苟延残喘 面目全非 罪魁祸首三、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16),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狼与鹿的故事。第二部分(7),鹿和狼与森林的关系。第三部分(8),人们对狼与鹿的认识同现实相悖。第四部分(9)总结全文,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2.

6、默读鹿和狼的故事部分 (1)边读边思考:为何杀狼?(保护鹿)采取哪些措施?(消灭狼25年六千多)结果怎样?(狼被灭 鹿病死 森林枯死)通过狼的呐喊与鹿的心声感受这个决策造成的严重后果。(2)请同学复述故事。罗斯福为保护鹿而杀掉吃鹿的狼,由于狼的灭绝使鹿大量繁殖,从而过度啃食植被,使森林的生物链不平衡。3.结合脉络图思考:鹿和狼的关系是怎样的?(相互保护 相互制约)4.什么原因使森林“宠儿”造成这样的结果呢?(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数量急别下降。)5.理解:“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相悖:相违背、相反 这句话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中列举了几个故事证明这

7、句话,讲一讲你还通过哪些故事了解鹿和狼的习性的。6.欣赏图片,加深理解最后一自然段。(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7.引发了这样的惨剧,美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引狼入室)8.拓展:还有许多像这样的例子,如:鲶鱼效应、蛇与庄稼等故事。四、课堂总结小组讨论:通过鹿和狼的故事你有哪些体会?1.鹿和狼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平衡!2.学会感谢自己的敌人!五、课堂练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相悖相反 控制限制反义词:弱小强大 善良凶残六、作业布置以“狼的自辩书”为题给罗斯福写一封信。【板书设计】鹿和狼的故事狼吃鹿消灭狼鹿吃植被林毁鹿死不能违背生物界发展规律【教学反思】鹿和狼的故事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第14课,这篇文章讲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导致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从而提出了“人只根据片面的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的道理。本篇课文先以叙述故事而后分析原因最后点名故事的启示。通过对故事内容脉络的反复分析理解鹿和狼之间相互保护、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对故事及原因的分析上升至最后一段的启示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留给学生自己朗读的时间不够,应该把课堂的时间多留给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简单的内容,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讨论就可以解决,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