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2015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某重点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一、单选题1已知在25、1.0105Pa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H2(g)+O2(g)H=+242 kJmol1 B 2H2(g)+O2(g)2H2O(l)H=484 kJmol1 C H2(g)+O2(g)H2O(g)H=+242 kJmol1 D 2H2(g)+O2(g)2H2O(g)H=+484 kJmol12有关下列物质分子结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乙烯容易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证明乙
2、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B 苯分子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C 和属于同一种物质,不能用来解释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 D 1mol 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 mol H2,不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它氢原子不同3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同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比硫强 B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2 C 酸性:H2SeO4H2SO4 D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4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式为:RCHCHCOOH,式中的R为烷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能溶于
3、水,其水溶液与镁反应能放出氢气 B 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 丙烷(C3H8)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一定有乙烯;一定有甲烷;一定有丙烷;一定无乙烷;可能有乙烷;可能有丙炔 A B C D 7aX(g)+bY(g)cZ(g)+dW(g)在一定
4、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X减少 n molL1,Y减少molL1,Z增加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 A 3:1:2:1 B 1:3:2:2 C 1:3:1:2 D 3:1:2:2二、填空题8对于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有关的问题:(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2)为了提高生成SO2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FeS2的量 B增大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9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5、(A,B,C均为气体)(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填字母)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BA、B、C的浓度都相等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E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已停止F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三、实验题10(2015春黄冈校级期中)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1)预计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6、(2)该实验中操作之间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四、推断题11(2015春攀枝花校级月考)乙烷、乙烯、苯均是来自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1)区别乙烷和乙烯这两种气体,可选择的试剂有;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选择的试剂有(填写序号)碳酸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溴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已知乙烷的一种同系物,在标况下其密度是氢气的22倍,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种(3)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五、综合题12(2010春北京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
7、,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指针偏转方向1 Mg Al 稀盐酸 偏向Al2 Al Cu 稀盐酸 偏向Cu3 Al 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4 Mg Al NaOH溶液 偏向Mg5 Al Zn 浓硝酸 偏向Al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铝为,;石墨为,;(3)实验4中的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4)解释实验5中电流指针偏向铝的原因(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014-2015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某重点中学高一
8、(下)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已知在25、1.0105Pa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H2(g)+O2(g)H=+242 kJmol1 B 2H2(g)+O2(g)2H2O(l)H=484 kJmol1 C H2(g)+O2(g)H2O(g)H=+242 kJmol1 D 2H2(g)+O2(g)2H2O(g)H=+484 kJmol1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 A、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逆过程为吸热过程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聚集状态来判断;C、根据反应放热时焓变符号为负来判断;D、根据反应放
9、热时焓变符号为负来判断解答: 解:A、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则1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242kJ热量,其逆过程就要吸收这些热量,有:H2O(g)=H2(g)+O2(g)H=+242kJmol1,故A正确;B、生成的水应该为气态,而不是液态,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此时焓变符号为负,故C错误;D、反应为放热反应,此时焓变符号为负,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该题型是现在高考的热点2有关下列物质分子结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乙烯容易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
10、碳双键 B 苯分子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C 和属于同一种物质,不能用来解释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 D 1mol 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 mol H2,不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它氢原子不同考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分析: A、乙烯与溴1:1加成,可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B、苯分子中存在特殊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D、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说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其氢原子与其它5个不同解答: 解:A、乙烯与溴1:1加成,可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故A正确;
11、B、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故苯分子中存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B错误;C、和属于同一种物质,能说明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D、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能说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这1个氢原子与其它5个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苯的结构、乙烯的性质、乙醇的结构等,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3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同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比硫强 B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2 C 酸性:H2SeO4H2SO4 D 气态氢化物的化
12、学式为H2Se考点: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 Se与O元素同一主族,性质与O元素相似,与K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大于K,所以其金属性小于钾,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B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D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相同解答: 解:Se与O元素同一主族,性质与O元素相似,与K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大于K,所以其金属性小于钾,A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Se和S同一主族,原子序数SeS,则非金属性SSe,故A错误;B主族元素最高正
13、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所以其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eO3,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Se,则酸性:H2SeO4H2SO4,故C错误;D同一主族非金属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相同,Se元素最低负价为2价,则氢化物化学式为H2Se,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迁移能力,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似性及递变性,熟悉元素周期律内涵,题目难度不大4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式为:RCHCHCOOH,式中的R为烷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能溶于水,其水
14、溶液与镁反应能放出氢气 B 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 RCHCHCOOH中含C=C、COOH,结合烯烃、羧酸的性质来解答解答: 解:A含COOH,属于有机酸,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镁反应能放出氢气,故A正确;B含C=C,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含C=C,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含COOH,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羧酸、烯烃性
15、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 丙烷(C3H8)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考点: 有机物的鉴别;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 A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B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C苯不含碳碳双键;D单糖不发生水解解答: 解:A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故A正确;B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16、,故B错误;C苯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D单糖不发生水解,故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物的结构、鉴别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性质的异同,难道不大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一定有乙烯;一定有甲烷;一定有丙烷;一定无乙烷;可能有乙烷;可能有丙炔 A B C D 考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分析: 由图可知,3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6mol水,则该混合烃中平均含有H原子数为:=4;3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小于5mo
17、l,则混合烃中平均C原子数为:=1.67,故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7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不超过4,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 解:结合图可知,3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6mol水,则该混合烃中平均含有H原子数为:=4;3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小于5mol,则混合烃中平均C原子数为:=1.67,故两种气态烃的平均组成为C1.67H4,根据碳原子平均数可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CH4,由氢原子平均数可知,另一气态烃中氢原子数目为4,碳原子数目大于1.67,且为气体,可能含有乙烯、丙
18、炔,一定没有乙烷、丙烷,故正确的为:一定有甲烷、一定无乙烷、可能有丙炔,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图象正确判断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在确定有机物分子式中的应用7aX(g)+bY(g)cZ(g)+dW(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X减少 n molL1,Y减少molL1,Z增加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 A 3:1:2:1 B 1:3:2:2 C 1:3:1:2 D 3:1:2:2考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专题: 化学平衡
19、专题分析: 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a、b、c的比值,根据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可确定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d与a、b、c的关系,据此答题解答: 解: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a、b、c的比值为n:n:n=3:1:2,根据增大压强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即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可得a+b=c+d,所以a:b:c:d=3:1:2:2,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以及根据浓度的变化计算计量数的比值,难度较小,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二、填空题8对于4FeS2+11O22Fe2O3+8SO2,
20、试回答有关的问题:(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O2、SO2;(2)为了提高生成SO2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A增加FeS2的量 B增大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减小压强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 (1)在化学反应中,固体和纯液体没有浓度可言;(2)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压强(仅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都有影响解答: 解:(1)在化学反应中,固体和纯液体没有浓度可言,所以气体和溶液有浓度,该反应中O2、SO2是气体,所以可以用O2、SO2浓度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O2、SO2;(2)反应物浓度、
21、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压强(仅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都有影响,要提高二氧化硫的速率,可以通过增大压强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实现,故选B C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反应速率表示方法,为高频考点,明确反应速率影响因素适用范围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固体和纯液体没有浓度,为易错点9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2)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填字母)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BA、B、C的浓度都相等CA、B、C的浓度不再发
22、生变化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E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已停止F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考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 (1)由图象可以看出,A、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所以C为生成物,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2)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据此判断解答: 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A、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所以C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2min时,n(A)=2mol,n(B)=1mol,n(C)=2m
23、o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n(A):n(B):n(C)=2:1: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故答案为:2A+B2C;(2)A气体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总质量不变不一定平衡,故错误;BA、B、C的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证明达到了平衡,浓度相等,不一定平衡,故错误;C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是平衡的特征,故正确;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的状态不一定平衡,故错误;E达到了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在进行,但是不是零,故错误;F容器内气体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质量始终不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即密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4、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及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由图象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三、实验题10(2015春黄冈校级期中)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g氧化钙,当滴入2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1)预计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2)该实验中操作之间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
25、H2OCa(OH)2(4)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1molCaO和1molH2O的能量和大于1molCa(OH)2的能量考点: 探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 (1)氧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是放热的,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由于气压原因导致的实验现象一定要保证装置不漏气;(3)CaO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生成Ca(OH)2;(4)根据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反应的吸放热情况解答: 解:(1)氧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是放热的,所以试管内温度升高,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导致内部压强增大,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故答案为:U形玻璃管
26、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2)该实验是由于气压原因导致的实验现象出现,所以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CaO+H2OCa(OH)2;(5)CaO+H2OCa(OH)2,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氧化钙和水之间的反应是放热的,1molCaO和1molH2O的能量和大于1molCa(OH)2的能量,故答案为:1molCaO和1molH2O的能量和大于1molCa(OH)2的能量点评: 本题通过实验形式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
27、系,要求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四、推断题11(2015春攀枝花校级月考)乙烷、乙烯、苯均是来自石油和煤的基本化工原料(1)区别乙烷和乙烯这两种气体,可选择的试剂有;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选择的试剂有(填写序号)碳酸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溴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已知乙烷的一种同系物,在标况下其密度是氢气的22倍,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2种(3)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 分析: (1)乙烯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而
28、乙烷不能,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2)标况下其密度是氢气的22倍,则M=44g/mol,为乙烷的一种同系物,设有机物为CnH2n+2,则12n+2n+2=44,解得n=3,有机物为CH3CH2CH3;(3)有机物C9H12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要考虑取代基异构和苯环上的位置异构,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苯环上只有一种取代物说明该芳香烃的苯环中只有一种氢原子解答: 解:(1)乙烯含碳碳双键,可与溴水、高锰酸钾反应,而乙烷不能,区别乙烷和乙烯这两种气体,可选择的试剂有;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除杂应选,故答案为:;(2)标况下其密度是氢气的22倍,则M=44g/mol,为乙烷的一种同系物,
29、设有机物为CnH2n+2,则12n+2n+2=44,解得n=3,有机物为CH3CH2CH3,分子中含2种H,则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2种,故答案为:2; (3)有机物C9H12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要考虑取代基异构和苯环上的位置异构,共8种同分异构体中,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烃基上只有一种H,只有均三甲苯符合,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涉及有机物的鉴别、除杂、结构的确定等,综合性较强,(3)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五、综合题12(2010春北京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
30、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指针偏转方向1 Mg Al 稀盐酸 偏向Al2 Al Cu 稀盐酸 偏向Cu3 Al 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4 Mg Al NaOH溶液 偏向Mg5 Al Zn 浓硝酸 偏向Al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不同(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铝为负极,2Al6e2Al3+;石墨为正极,6H+6e3H2;(3)实验4中的铝作正极还是负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负极;2Al+2NaOH+6H2O=2NaAl(OH)4+3H2(4)解释实验5中电流指针偏向铝的原因Al遇浓硝酸发
31、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专题: 电化学专题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的金属做负极;(2)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一般做负极,非金属电极为正极;(3)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原电池的负极;(4)原电池中电流的流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5)在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依据:失电子的极是负极,得电子的极是正极解答: 解:(1)实验1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
32、属镁和稀盐酸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镁,为负极金属,实验2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稀盐酸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金属,所以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不相同,故答案为:不同;(2)Al、石墨、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铝做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6H+6e3H2,故答案为:负极,2Al6e2Al3+;正极,6H+6e3H2;(3)实验4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可以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原电池的负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即为电池的总反应,故答案为:负极;2Al+2NaOH+6H2O=2NaAl(OH)4+3H2;(4)实验5
33、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故答案为: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5)在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依据:失电子的极是负极,得电子的极是正极;较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根据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判断正负极是最准确的方法,答:与另一种材料的活泼性、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等因素有关;(5)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一定要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铝是否参与反应,金属铝参加反应,失电子,做负极,反之作正极,故答案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铝是否参与反应,金属铝参加反应,失电子,做负极,反之作正极点评: 本题是一道关于原电池的综合实验题,考查角度广,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