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目标导航1.了解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活动的背景。2.掌握建国之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理解其重要意义。(重点)3.认识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及外交特点。(难点)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 栏目索引 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 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总原则: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 基础知识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2、”一 美国苏联3.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不承认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2)“一边倒”: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一边。(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答案 国民党政府社会主义阵营帝国主义答案 4.主要成就(1)1949年10月2日,政府第一个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2)1949年12月,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误区警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矛盾,因为它们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
3、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误区警示 苏联保加利亚毛泽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 答案 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逐步提出(1)中印谈判: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会见代表团时,周恩来首次提出了“”。(2)周恩来访问印、缅: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和时,一致同意以作为指导、关系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缅甸中印中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方针”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
4、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误区警示 误区警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互不侵犯、和平共处。4.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答案 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基本准则答案 走向国际舞台 三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2)中心:和平解决问题。(3)结果:最终达成,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朝鲜和印度支那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误区警示“求同存异”方针的关键是“求同”,而不是消除差异。亚非各国之间由
5、于国情不同,确实存在差异,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差异中寻找共性,减少意见分歧,理应成为亚非各国的共同追求。2.1955年万隆会议(1)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特点: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3)成果:周恩来提出“”的方针。(4)意义:形成万隆精神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答案 误区警示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求同存异1.结构图示方法总结 2.方法点拨(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一、二、三”(2)列表归纳要点记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会议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时间 1954年 1955年 地点 瑞士日内瓦 印尼万隆
6、 参加国 中、苏、美、英、法、朝鲜、越南 亚非29个国家 背景 朝鲜战争停战,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独立后各国面临的新危机 内容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意义(1)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2)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3)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关系(4)形成了“万隆精神”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主题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史料探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
7、针 材料 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图一 建国初期国际形势图二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于1950年在莫斯科签订答案 思考(1)观察图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对此,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予以应对?答案 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和仇视新中国。应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行“一边倒”的方针。(2)图二说明了当时中苏两国怎样的国家关系?这一做法有何重要历史意义?答案 关系:同盟关系。意义: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答案 2.和平共处
8、五项原则 材料思考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总理同有关国家总理会晤达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原则共识?为什么能够达成这种共识?1954年,周恩来总理同1954年周恩来总理会 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晤缅甸总理吴努史论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
9、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2.作用(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主题二 万隆会议 史料探究材料 在万隆会议上
10、,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思考(1)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 答案(2)“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赢得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答案“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亚非各国抛开分歧,加强理解,有利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3)万隆会议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加
11、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史论总结正确理解“求同存异”方针(1)“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2)“求同存异”方针的关键是“求同”,而不是消除差异。亚非各国之间由于国情不同,确实存在差异,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差异中寻找共性,减少意见分歧,理应成为亚非各国的共同追求。返回 解析答案 随堂达标检测 123456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
12、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 由材料中的“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新中国成立后,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B解析答案 1234562.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宣传画,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方针是()A.不结盟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苏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解析 鉴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
13、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方针。B解析答案 1234563.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当毛泽东接见他时,他再次表示:“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A.奉行“一边倒”方针,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倡导朝鲜半岛停战,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D.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解析答案 1234564.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
14、来致电中共中央: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不能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但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该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D.联合国大会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是解决朝鲜问题的国际会议,美、英、法大国都参加,中国又在这次会议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A解析答案 123456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
15、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 由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55年”“国际会议”“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的敌对情绪”判定此次会议是万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A项。A123456解析答案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解析 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答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23456解析答案 材料二 周恩来访问印度(2)依据材料二,在中印会谈中周恩来首
16、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有何意义?解析答案 返回 123456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3)列举“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主要指中国在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在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答案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重点难点探究 理解深化探究 学习思考1.(教材P85)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提示 西
17、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的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的地位。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 答案 2.(教材P88)“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提示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既照顾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各国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
18、度的差异,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是一个能够充分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方针,因此获得了各国代表的赞同。答案 自我测评(教材P88)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试分析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提示(1)新中国建立时国际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力量尖锐对立。(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敌对态度,他们并不甘心其在中国的失败,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3)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
19、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答案 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一个新的国家形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答案 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88)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提示(1)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是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2)与会各国的“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3)在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下,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走入歧途的严峻情况,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成功。返回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