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出惊山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鸣春涧中。王维王维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王昌龄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白居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今月曾照古时人。李李白白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 植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明月几时有水 调歌头苏轼了解作者v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v 苏轼的学识广博,他开豪放词风,在散文、诗歌、词、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很精工。民间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
2、菜羹”一说。有东坡乐府笺流传于世。背景资料v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苏轼正被贬为密州太守(今山东诸城县),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山东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没有相见了。此时,苏轼开怀畅饮直到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3、苏轼检查课前预习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quqingqchn junshng bng chn 二、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绮户:无眠:何似:何事:婵娟:持;端着。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比得上。指月亮。为什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4、久,千里共婵娟。/翻译词意:明月什么时候才有呢?我举着酒杯仰问青天。不知天宫中今晚又是哪一年?我真想驾乘着长风回到月宫,又怕那美玉砌成的宫殿,太高太寒冷了,让人禁受不了。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月亮照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照进了雕花的窗户,照着失眠的人。月亮对人世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变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只希望亲人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月色。v 解析全文,理解重点词句。联想与想象: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存在(月圆)存在(人圆)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存在(明月)不存在(天宫)联想:由一事物
5、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想像: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1、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是什么关系上片:望月写景,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下片:对月抒怀,抒发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和 思念及自己积极乐观、旷达的情怀。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之苦?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朝廷既
6、留恋又恐惧的矛盾心情,在逆境中的自我慰藉。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良好祝愿。对人生的乐观旷达的态度。“兼怀子由”,作者“怀念”的情感有以下:示例: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内容、修辞、感情)背诵练习丙辰,欢饮,大醉,作此篇,。明月?把酒。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练 习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_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_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_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_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业2.完成绩优学案习题1.背诵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