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六)(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5259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六)(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六)(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六)(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亲戚。 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 :局促不安的样子。)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来源:Zxxk.Com诣门者皆

2、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 来源:Zxxk.Com既通,前坐(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 人以其语语之( )2.翻译下列句子。来源:学科网ZXXK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孔融只是说了个前提,省略了结论。请你把它补写出来。 4.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请你写出一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

3、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患记问不若人( ) 迨能倍诵乃止( )迨能倍诵乃止( ) 咏其文( )来源:学_科_网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习题。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

4、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3.翻译下列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这个故事这个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一、1.拜访 走上前 感到奇怪 以为奇(认为奇怪) 告诉 2.李元礼和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 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未必出色。 3.难怪大后,如此不佳。4.机智聪慧,能言善辩。 孔融让梨二、1.担心 等到 才 吟咏 2.D 3.C 4.韦编三绝三、1.的 代词,羊 2. 杨子 邻居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来源:学科网ZXX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