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政治:第8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1节第1框.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524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第8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1节第1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政治:第8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1节第1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政治:第8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1节第1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政治:第8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1节第1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作品版权归北京校园之星科技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本公司热沈欢迎广大一线教师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有意者请登录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盗用必究!第八课第一节第一框教案实践的特征【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难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关系;【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实践概念及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懂得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统一在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虽然在学习或研究时要把它们加以区分,但在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不能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能力方面: 分析理解能力:

2、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这一能力;通过实践特征的学习,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觉悟方面:通过对实践观点的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联系实践第十个特征的学习,培训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结合实践第三个特征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通过学习第七课,我们已经懂得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要变成现实,特别需要艰苦奋斗。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理想?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怎样才能转化为现实?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引出新课学习

3、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 导入新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八课。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板书) 同学们先粗读一

4、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一下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第八课知识框架结构。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中第一框的内容。 第一节 实践及其作用(板书) 一、实践的特征(板书) 引言中河北农大的师生们为什么要开展走“太行山道路”的活动,这个活动从哲学的角度概括地说叫什么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这个活动从哲学角度概括地说叫实践。(紧接着提问并板书) 1什么是实践?(板书) 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不同? (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观点(板书) 小资料,如

5、何理解?(学生回答)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还提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既然是这样,那么,哪些活动是实践活动呢?(阅读103页楷体,学生自己归纳) 根据上述的概括,你们曾

6、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接着提问)这些实践有哪些特征呢?(学生阅读课文) 2实践的基本特征(板书)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板书) 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 (阅读104页第二段)(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议一议)104页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人有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这就使人能够有目的的从事社会实践。人的体力和智力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实践的主体这个基本要素。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

7、形成的。它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 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 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八、九段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成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就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中,究竟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根到底不是由人们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 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

8、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 设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

9、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

10、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板书) 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作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是处

11、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 “想一想”(请学生回答)原因在于:(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2)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阅读课文 P106)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而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小结: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构成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实

12、践的这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统一在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的思想是错误的。 巩固新课 选择题: (1)在实践的基本特征中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是(C) A.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D.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A) A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 B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要素有(B、 C、 D) A实践的目的 B实践的主体 C实践的对象 D实践的手段 辨析: 实践就是参加社会上组织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