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4984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1章 第3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3.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在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2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利用为例)采取措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治理同步。(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中国的南水北调、引滦入津、美国的北水南调工程等。意义a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的不均。b注意问题:处理好水源调出区与水源调入

2、区的关系,解决好水源输送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利用方式影响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物种减少合理利用改良技术土地的生物产量增加培育品种产量、劳动效率提高特别提醒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造成的。例如,我国东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而水能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天然气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太阳能集中在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2)产业结构劳动力及形态变化产业项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变化逐

3、渐减少先增后降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经济发展水平低高地区差异: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3)产业转移原因: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过程影响b从地理环境来看c社会方面:就业机会也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特别提醒产业转移规律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区域之间的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落差);其二,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有更高级的产业类型而成为落后产业移出地,经济不发达地区成为落后产业的“接受地”。(1)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关键是提高其产量。()(2)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

4、调水。()(3)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4)产业转移给产业移入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其工业化进程和地区经济的发展。()(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严重破坏当地的地理环境造成环境恶化等问题ABCD提示:(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关键。(2)解决水资源时空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修水库。(3)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4)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环境,使一些原来的乡村地区变为工业化地区,伴随着产

5、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5)A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指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图甲图乙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底通水,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

6、张状况。问题1(区域认知)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_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_原因_提示: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小大原因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问题2(人地协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提示: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问

7、题3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水源调出区和沿途流经地区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提示:调出区:调水会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河口地区河流的流量减小,使泥沙淤积严重、引发咸潮等;如果调出区需要修建水库,还会淹没土地,引发移民问题等。沿途流经地区:地下水位会升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容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可能引发传染性疾病等。问题4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提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归纳总结1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具体表现正面影响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形成了许多产业部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地

8、面沉降使地面建筑物出现裂隙,甚至倒塌,出现大面积积水,交通道路破坏等破坏地表和地下生态平衡表土层剥离,破坏地表植被和水系,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诱发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地下水资源破坏地下水层,地下水流失,导致水源紧张;污染水源,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污染空气开采爆破所用炸药对空气的污染和爆破土石产生的尘埃对空气的污染;矿石层所夹含的有害气体因开采而释放出来废渣污染废渣占用耕地和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噪声污染开采产生的噪声影响生态平衡2.图解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3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产生的影响资源利用影响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灭绝加速,生物多样性减少合理利用改

9、良作物品种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培育高产禽畜提高了饲养的劳动效率大力植树造林采取休耕措施生态环境改善,地表径流减少,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蒸腾作用加强,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10、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A保障城乡用水B开发水能,提供电力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水位显著提高(1)A(2)C(3)C第(1)题,海河流域位于半湿润地区,下游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水资源

11、需求量大,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2)题,南水北调所经过的京津段,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出现地下漏斗区,且流经地区蒸发量大,修建地下全封闭管道,可以减少渗漏和蒸发。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一雄安新区重点推进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和新突破。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三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

12、跨越。问题1(区域认知)图示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提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转入地区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铁路沿线;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严重的产业。问题2(综合思维)促使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升高、地租提高、土地资源紧张等众多因素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管理加强等;周边地区的劳动力更廉价、自然资源丰富、地租低,生产成本低。问题3(人地协调)在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这些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有

13、什么影响?提示: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改善环境质量。归纳总结1产业转移的规律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占领当地市场以及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等因素。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演进

14、的规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其规律有四个方面:一是三大产业地位不断变化。依次呈现出由“一、二、三”为序的结构特征,向以“二、一、三”“二、三、一”为序的结构转变,最终进入“三、二、一”为序的“高服务化”阶段。二是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上看,体现为“劳动密集、资本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知识技术密集”的演进顺序。三是从产出效率来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并向更高附加值演进。四是从技术进步来看,主要体现为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演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顺序。2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

15、”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完成(1)(3)题。(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C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D基础设施完善(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环境改变较小B协作条件较好C接近原料产地D地租更加便宜(3)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A造成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经济发展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1)C(2)B(3)D第(1)题,太康位于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纺织

16、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项C正确。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更为便捷,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市场更为广阔,故选项A、B、D错误。第(2)题,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生产工序上的联系,抱团转移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之间的协作,选项B正确。第(3)题,纺织企业和服装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大规模外迁在短期内会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选项D正确。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会加快迁出地产业升级的速度,并不会造成社会失稳等问题。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的判读【探讨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名称?提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中线南水北调东线西电东送中线西电东送南线。【探讨2】中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

17、示: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探讨3】西气东输对我国东部有什么环境效益?提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判断地理位置根据经纬网、海陆位置等信息确定地理位置。2寻找调入地和调出地图中线路和线路均调入长江三角洲。3确定线路的走向(沿途经过的地区)有的地区线路近似于直线,有的地区线路有明显的弯曲,这与沿途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关。4确定线路名称根据调出地和调入地资源的差异判断。如图中的线路和线路为南水北调线路。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1)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弯曲的原因,如西气东输线路图,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

18、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线路也会发生弯曲。(2)充分考虑工程难度、需求程度等决定一些线路开工的早晚,如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始。下图为西气东输三条线路局部示意图。为保证稳定的气源,计划在新疆建设“煤制气”(即将煤转化成燃气)工程。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均选择穿过甲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A晴天较多,运输连续性强B地形平坦,易于管线铺设C地广人稀,建设用地成本低D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燃气输送(2)我国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A新疆“煤制气”运输成本低B“煤制气”生产成本低,储量大C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有限D提高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

19、度(1)B(2)D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区为河西走廊,地形平坦,易于管线的铺设。第(2)题,我国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提高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综合思维“一带一路”2018年08月27日中国举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一带是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到达地中海的贸易通道。也是联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因贸易物资以丝绸而得名。 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于秦汉时期。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经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是古代

20、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当前“一带一路”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意义,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化解富余产能和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会对丝路沿线国家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如带动这些国家的优势资源开发、满足这些国家对中国工业品和生产技术的需求,是一个中国与相关国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结合上面资料,回答下面问题。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亚欧大陆西部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域,阐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1、 答案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以平原为主的地形;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土壤肥沃等。(教师独具)题组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我国资源调配线路图,读图回答13题。1箭头所表示的资源调配具有的共性是 ()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2.调配的都是能源,其共同的社会影响是()A减缓了铁路运输的压力B可能造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C促进输入区产业结构调整D增加输出区的财政收入3关于的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入区该资源是全国最少而调入B能使调入区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C可缓解调入

22、区能源紧张状况D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1B2.A3.B第1题,箭头和为西电东送,所以说与所表示的资源调配具有的共性是高压输电。第2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影响”。第3题,调入区的水资源较少,而不是最少,调入后可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南水北调首先实施东线调水方案的理由是()A有京杭大运河现有河道,工程量小B东线方案调水线最短C水量大、水质好D东线调水工程不会影响生态环境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调水量受季节降水差异限制,冬季水量小需开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污染严重,水质差 穿越黄河要

23、建设穿黄隧道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BC D4A5.B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调水,位于长江的下游,抽水量有保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有现有的河道可利用,工程量小、造价低、工期短。第5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的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而冬季可调水量较小;中线工程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同时穿越黄河时还要建隧道。题组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A经营成本较低 B淘汰落后产业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D政府的优惠政策7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提供更

24、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A BC D6B7.B第6题,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之一,不属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第7题,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能耗较高、污染较严重、附加值较低的原料指向型产业和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教师用书独具)教材P25思考除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外,还有: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教材P26思考调水时对水源调出区带来的影响是使调出区流量减少,若调出区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可能使海水倒灌,水质变坏。对调水沿途流经地

25、区的影响是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教材P29填图教材P31复习题1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对自然进行改造,影响地理环境;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影响区域地理环境。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人类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改造了自然环境,造福了人类,引起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人类在利用资源过程中违背了自然规律,引起地理环境的恶化,产生负面影响。3由于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发达地区,结果,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之间就产生了差距。从产业结

26、构调整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可使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同时,也使不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会使移入地产生环境污染问题,使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还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发达国家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同时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移出地转移到移入地。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就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4中国的南水北调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案例。在南水北调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生态问题,如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线工程的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的影响;西线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等。- 1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