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语文非连续文本专项阅读五节日主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一)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ho)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如,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中的“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2、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来源:学科网ZXXK(二)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四个重要的中国节日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清明节、中秋节和农历新年。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名叫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被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m)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安抚汨罗江中的蛟龙。虽然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
3、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有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在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糯(nu)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它是以多
4、种含有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1.下列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是( )A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B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C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2.端午节是农历的( )A八月十五B九月初九C五月初五D三月初三3.下列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是( )A赛龙舟B观月祭拜C包粽子D挂艾草4.下列与中秋节没有关系的传说是( )来源:学科网ZXXKA嫦娥奔月B吴刚伐桂C玉兔捣药D屈原投江来源:学科网5.下列对文段(一)和文段(二)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是( )A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有龙舟竞赛、吃粽子、挂艾草等。B主要介绍了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C主要介绍了中秋
5、节和端午节的来源及相关习俗。D主要介绍了有关中秋节与端午节的传说。6.想象人们过端午节或中秋节时的情景,写一写你们家过节日时的情景。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五月初五端午节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特色“端午”1端午节已有_多年历史。它的由来,最受认同的是纪念_说。2在晋代,_被定为端午节食品,在_代开始出现蜜饯粽。在端午,英国的_、马来西亚的裹粽比赛、韩国的_端午祭都很有特色。来源:Zxxk.Com3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_的节日。我们是从_年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放假的。4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另外三个是春节、_节、中秋节。我知道春节的习俗有_等。来源:学科网参考答案一、1.A 2.C 3.B 4.D 5.C 6.端午节到了,母亲会带着我到河边采来芦苇叶。傍晚时分,我和弟弟围坐在母亲身边,看着修长柔软的青叶在母亲手中变成了一只只棱角分明的粽子。二、1.2000 屈原 2.粽子 宋 “剑桥端午龙舟节” 江陵 3.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 4.清明 贴春联、拜年、守岁、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