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助读资料字词精讲初读感知当堂检测第 一 课 时我的老师29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榆钱、狡猾、模模糊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魏巍(1920.3.62008.8.24):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报告文学大漠沙如雪;孤烟丰碑谁是最可爱的人。走近作者蔡芸芝是山东兖州人。1928年,她父亲在郑
2、州铁路上工作后不久失了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蔡芸芝在毕业前一年,决心辍学自谋职业。经人介绍,她到郑州东门外东大街关岳庙小学任教,当时她还不足18岁。19281930年,在蔡芸芝任教的三年里,魏巍(魏鸿杰)就在这个学校读二、三、四年级,他跟着年轻的蔡老师培养了文学爱好。蔡老师的文学爱好,对魏巍影响很大,蔡老师后来发表在郑州一家报纸上的文章断鸿声里让魏巍一直念念不忘,可以说,蔡芸芝是魏巍在文学上的启蒙老师。对于魏巍同志给她的评价,她很自谦,认为自己只是做了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一个教师就应该具有爱生的品德。相关资料榆我会写“木”捺变点,“俞”撇、捺不宜过长。y痣“疒”的横短撇长,左边第一点不与撇相交。
3、zh狡“犭”宜写直立,“交”撇、捺舒展。jio猾左部弯钩圆转自然;右部稍宽。hu褪“艮”横折斜上,竖提有力,“辶”平捺舒展。tu糊“米”末笔捺变点;“古”笔画较少,写得窄小些。h蔡芸ciyn我会认音调 有益 模模糊糊卜问狡猾迷迷糊糊dioy易读错字mbjiom模m(模样)m(模型)多音字榆钱:狡猾:时辰:莫大:迷迷糊糊:模模糊糊:理解词语榆树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诡计多端,不可相信。时间,时候。没有比这个再大;极大。(神志或视觉)模糊不清。造句:不要整天迷迷糊糊的,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不分明,不清楚。造句:早上起大雾了,四周的景物模模糊糊的,很难看清。狡猾 狡诈都有诡计多端的意思。“狡
4、猾”通常显得更狡黠聪慧,偶尔还有中性甚至往可爱方向发展的意思;“狡诈”要显得阴险得多,其中有使用诡计的嫌疑,并且为了达到目的可能不择手段。1.小红比小丽狡猾多了。2.狐狸比猎人狡诈。辨析词语相同点:不同点:造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难忘老师。写最使“我”难忘的是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回忆事件。回忆了蔡老师的特点以及“我”与蔡老师之间的几件事。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惋惜分别。写“我”离开了蔡老师。蔡芸之老师。1.本文写的人物主要是谁?2.作者写蔡老师选取了哪几件事例?选取了七件事例: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看老师写字、排解
5、纠纷、梦中寻师。文章以“回忆依恋思念”为感情线索,集中写了起见小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表现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和慈爱善良、温柔可亲的性格特点,更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深深的敬爱之情。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黑痣(zh)蜂蜜(m)褪色(tu)B孤舟(g)卜问(p)焚香(fn)C海鸥(u)磕头(k)时辰(chen)D.狡猾(jio)糊涂(h)姓蔡(ci)B2选出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A孤舟 榆钱 退色 劝慰B香炉纠纷磕头牵挂C卜问暑假纯真宛惜B3辨字组词。榆()恋()糊()喻()峦()湖()榆树借喻依恋山峦迷糊湖水4根据课文,选出括号里正确的字词,用“_”标出。(1)我用石板一(挡 击 迎 阻),教鞭轻轻地(砸 打 敲 抽)在石板边上。(2)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声音 声调 音调 调子)教我们读音。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声调 音调 调子 声音)。5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对偶)B.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比喻)C.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排比)D.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比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