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选文中重要字词句意思和用法;2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教学重点:1主要是讲授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2引导学生鉴赏第11则选文。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所说的“学”的基本内涵;2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方法:朗读、引导、讨论、点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 入韦编三绝二、朗 读关注字音、断句1. 字音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ho 吾语女 y r好知不好学 zh 今也则亡 w慎而无礼则葸 x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t2断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三、疏通课文1实词其蔽也贼 害人害
2、己 其蔽也绞 急切,不容忍而伤人慎而无礼则葸 畏惧 则民不偷 冷漠无情 贤贤易色 轻视2虚词而(1) 表承接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 鲤退而学诗鲤退而学礼 陈亢退而喜曰 言而有信(2)表转折困而不学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2) 表并列敏于事而慎于言 泛爱众而亲仁(4) 表修饰就有道而正焉 鲤趋而过庭3词类活用吾语女 名动 告诉 不贰过 名动 犯错误贤贤易色 形意动 以为贤(尊重、推崇)贤贤易色 形名 有才德的人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形动 疏远、不偏爱4文言句式生而知之者,上也判断句 学而知之者,次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倒装句 敏于事而慎于
3、言陈亢问于伯鱼曰君子笃于亲5翻译句子(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4)恭而无礼则劳。(5)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6)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四、 分析探究孔子“学”的基本内涵;1.孔子所说的“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请阅读611则加以梳理。提 示:学习的具体内容有:尊贤、孝亲、忠君、信友、食无求饱、居天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只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孔子“学”的基本内涵;提 示:不只是指学习关于自然、社
4、会的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指人格修养,道德完善。3通过设想,构建选文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学好学不好学不好学后果(不好学会让六言带来六蔽)所以要好学有人不高兴(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时代) 反问孔子做得如何? 于是有了第3则 有人拍马屁 一代宗师、智慧之神,不需要好学 于是有了第2则为了继续说明人非生而知之者,孔子将人分为四等,于是有了第1则。言下之意,其实根本就没有生而知之者。五、谈一谈你对哪一句感触最深,请谈谈感触在哪里?不管时代如何的变化,不论古今怎样的不同,我想古人与今人思想情感总有它相通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在读古人的著作时,有时为什么会产生很深的感触。六、照一照结合夫子的教诲,反省自己
5、,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比穿比吃,不比学习!(比房比车)2事父母,能竭其力 /弟子入则孝 孝道。在今天在同学们身上可以拓展一下。七、赏一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选文11则。1. 集体朗读2. 语言方面3. 伯鱼形象:绅士风度,维护了夫子,婉批了陈亢。陈亢形象: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如获至宝。八、小 结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固然能够使我们成才,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过上安逸的生活。但是,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你拥有多少知识和财富,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你就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九、作 业1背诵精彩章节。2完成相关练习。3.想一想,学完本单元,你得到了什么?十、板 书 为什么要学修养人格学什么 学的内涵 立身处世完善道德什么是好学十一、反 思公开课教案课 题: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执 教: 张旭升地 点: 高二(7)时 间: 2019.4.7第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