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258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86页
2016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高考导航】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1物理性质颜色熔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银白色比水的;比煤油的良好低小小大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1)主要化学性质:钠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2常温:4NaO2=2Na2O点燃:2NaO2=点燃 Na2O2Cl2:2NaCl2=点燃 2NaCl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与酸如HCl反应:2Na2HCl=2Na

2、ClH2与盐溶液如CuSO4溶液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小低放热气体剧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中。4钠的用途(1)制取 Na2O2 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 4NaTiCl4=熔融 4NaClTi。2N

3、aCl(熔融)=电解 2NaCl2煤油说明 工业上在 850,钠与熔融状态的 KCl 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钾:Na(l)KCl(l)=850 NaCl(l)K(g),反应发生是因为在反应温度下,体系中只有钾是气体,能从体系中逸出,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即在反应温度下,为熵增反应,该反应不能说明金属钠的还原性强于金属钾!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根据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钠能否保存在 CCl4 中?(2)金属钠着火,能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吗?(3)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终生成的物质是什么?提示:(1)钠不能保存在 CCl4 中,因为钠的密度小于 CC

4、l4 的密度,钠会浮在 CCl4 的液面上,仍能与空气中的 O2 和水蒸气发生反应,钠应保存在煤油中。(2)不能,原因是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均能发生反应,所以钠着火后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3)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银白色 金 属钠Na2OH2O NaOHNaOH 浓 溶液 CO2Na2CO310H2O(白色块状固体)风化 Na2CO3(白色粉末),最终生成的物质是Na2CO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有相同质量的两块金属钠,其中一块用有小孔的铝箔包裹,都放入足量的水中,哪一个生成的 H2 多?为什么?提示:用铝箔包裹的钠生成的 H2 多。原因

5、是 Na 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 继续与铝反应产生 H2。3将 3 粒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到乙醇、醋酸溶液、蒸馏水、FeCl3 溶液和 NH4NO3 溶液中,相同的现象是什么?有没有不同现象?提示:金属钠投入到乙醇中,钠粒沉入乙醇底部,同时会产生气泡。金属钠投入另外 4 种溶液中,均会与其中的 H反应,即出现“浮、熔、游、响”的相同现象,同时生成的 NaOH 又能与 FeCl3、NH4NO3反应,分别生成 Fe(OH)3 红褐色沉淀、NH3 刺激性气体。醋酸为酸,FeCl3 溶液和 NH4NO3 溶液因其溶质水解显酸性,因此钠在上述三种溶液中反应均比在蒸馏水中剧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6、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一:Na 与氧气的反应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金属先熔化 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 B C D答案:C解析:金属钠在燃烧匙里加热时首先熔化成小球,然后燃烧,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最后得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2014重庆高考节选)月球含有 H、He、N、Na、Mg、Si 等元素,是人类未来的资源宝库。(1)3He是 高 效 能 原 料,其 原 子 核 内 的 中 子 数 为_。(2)N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N

7、a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解析:(1)He 的质子数为 2,所以 3He 的中子数为 1。(2)Na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Na2O2,其电子式为。答案:(1)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二:Na 与水及盐溶液的反应3(2015包头模拟)取一支大试管,加入 20 mL 饱和澄清石灰水(1.6 gcm3),再加入 5 mL 苯(0.87 gcm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0.97 gcm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观察到的有()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 有气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 钠停留在苯

8、层不反应 钠块最后消失A.B C D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苯,故将金属钠投入盛有水和苯的大试管中,钠会处于二者的界面处;同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对金属钠产生推动作用,故金属钠在界面处可能做上下跳动。由于有 NaOH 生成,并放出热量,Ca(OH)2 的溶解度减小,故有Ca(OH)2 析出,溶液变浑浊。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4把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请做出判断。(1)(2013新课标全国卷,稍改动)钠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u2=Cu2Na,该书写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2)将少量金属钠放入下列盛有足量溶液的小

9、烧杯中,既有气体生成,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MgSO4 溶液 NaCl 溶液 Na2SO4 溶液Ca(HCO3)2 溶液 Al2(SO4)3 溶液 饱和 NaCl 溶液解析:(1)Na 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2)2Na2H2O=2NaOHH2,中 Mg22OH=Mg(OH)2;中 Ca2HCO3 OH=CaCO3H2O;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中水减少,有 NaCl 析出。答案:(1)不正确,因为 Na 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铜(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5将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水 NaOH 溶液 0.1 molL1 盐酸0.1

10、molL1 硫酸铜 乙醇ABC D答案:C解析:Na 与水、酸、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与 H的反应,Cu2水解显酸性,四种溶液中 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越大,反应越快,故 C 正确。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化学式Na2ONa2O2氧元素化合价21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阴、阳离子个数比1212是否为碱性氧化物是不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

11、O3O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是否有强氧化性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SO23、S2等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1)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什么是酸性氧化物?(2)Na2O2 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3)NO2 是否属于酸性氧化物?提示:(1)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2)Na2O2 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还会生成氧气,故 Na2O2 不是碱性氧化物。(3)NO2 与碱反应除生成盐外,还会生成 NO,故 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2Na

12、、Na2O、Na2O2、NaOH 四种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什么物质?提示:都会变为 Na2CO3。3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加入 Na2O2 固体,有何现象?提示: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冒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因为 Na2O2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O2,溶液呈碱性,同时 Na2O2 具有漂白性。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一:Na2O2 的性质及应用典例 1 比较下列四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一组:Na2O2CO2 Na2O2SO2二组:Na2O2FeCl3(溶液)Na2O2FeCl2(溶液)三组:SO2 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 Na2O2 加入到品红溶液

13、中,加热四组:NaOH 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Na2O2 固体加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1)写出、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判断、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3)判断、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4)判断、反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什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Na2O2SO2=Na2SO4(2)、反应均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并有气体放出。中气体明显少于中气体,FeCl3 与 NaOH 反应生成 Fe(OH)3,Fe(OH)3 是不溶性的红褐色沉淀;中 Fe2具有强还原性,易被 Na2O2 氧化并生成 Fe(OH)3

14、,Na2O2 与溶液中的水剧烈反应会有 O2 产生。(3)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原因是 SO2 的漂白性不稳定,Na2O2 的漂白性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4)溶液变蓝,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原因是 Na2O2 与 H2O 反应生成NaOH,呈碱性,同时 Na2O2 又有漂白性。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对点训练】1(2015广州模拟)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O2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Fe2、Cl、SO24BK、AlO2、Cl、SO24CCa2、Mg2、NO3、HCO3DNa、Cl、CO23、SO23答案:B解

15、析:Na2O2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Fe2氧化成 Fe3,能将 SO23 氧化成 SO24,A、D 两项不能共存;Na2O2 与水反应生成 NaOH,C 项中的Mg2、HCO3 与 OH不能大量共存。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4 山 东 高 考)2Na2O2 2H2O=4NaOH O2 和 Cl2 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2013江苏高考)Na2O2 溶于水产生 O2 的离子方程式为 Na2O2H2O=2Na2OHO2。()(3)(2012北京高考)Na2O2 在潮湿的空气

16、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的原因是 2Na2O22CO2=2Na2CO3O2。()(4)(2010山东高考)Na2O、Na2O2 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 反应产物也相同。()(5)(2010新课标全国卷)Na2O2 的电子式为OO。()(6)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2。()(7)Na2O2 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1)两个反应中,H2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错误;(2)Na2O2 溶于水产生 O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4OHO2,错误;(3)Na2O2 在潮湿的空气中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

17、 固体,NaOH 固体吸水形成白色粘稠物,再与空气中 CO2 反应,错误;(4)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错误;(5)Na2O2 的电子式为,错误;(6)Na2O2 中含有的离子为 Na、O22,故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2,正确;(7)2Na2O22CO2=2Na2CO3O2,正确。答案:(1)(2)(3)(4)(5)(6)(7)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二: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3(2014上海高考)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A过氧化钠 B氢硫酸C硫酸亚铁 D苯酚答案:A解析:氢硫酸和少量氧气反应生成硫和

18、水,B 错误;硫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铁,C 错误;苯酚能被氧气氧化成苯醌,D 错误。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4在含有 Fe2、Fe3、Al3、NH4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O2 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改变的是()AFe2 BFe3 CAl3 DNH4解析:Fe2被 Na2O2 氧化成 Fe3,Fe2数目减少,Fe3数目增多;NH4 与 NaOH 反应放出氨气,NH4 数目减少;Al3Al(OH)3 AlO2Al3,数目几乎没有改变。答案:C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Na2O2 强氧化性的“五个表现”(

19、1)Na2O2 与 SO2 反应:Na2O2SO2=Na2SO4。(2)Na2O2 投入 FeCl2 溶液中,可将 Fe2氧化成 Fe3,同时生成Fe(OH)3 沉淀。(3)Na2O2 投入氢硫酸中,可将 H2S 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4)Na2O2 投入 Na2SO3 溶液中,可将 Na2SO3 氧化成 Na2SO4。(5)Na2O2 具有漂白性,投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三:有关 Na2O2 的定量计算典例 2 取 a g 某物质在 O2 中完全燃烧,将生成物与足量 Na2O2 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了

20、 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H2BCOCC6H12O6 DC12H22O1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 2COO2=点燃 2CO22Na2O22CO2=2Na2CO3O2得:Na2O2CO=Na2CO3(虚拟的反应)即可看作 CO 能被 Na2O2 完全吸收;同理,2H2O2=点燃 2H2O2Na2O22H2O=4NaOHO2得:Na2O2H2=2NaOH(虚拟的反应)即可看作 H2 能被 Na2O2 完全吸收;C 项可变形为(CO)6(H2)6;D 项变为 C(CO)11(H2)11,因而反应后质量增加大于 a g。答案 D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21、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对点训练】5双选(2011上海高考)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 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填写正确的一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二氧化碳碳酸钠转移的电子A1 molNAB22.4 L1 molC106 g1 molD106 g2NA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设有 x g CO2 参加反应,则:2Na2O22CO2=2Na2CO3O2 m156 88 212 32 21215656 x g 28 g8856 x28,解得:x44,即有 1 mol CO2 参加反应,

22、生成 1 mol Na2CO3。根据上述计算可知,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NA,生成了 106 g碳酸钠,A、C 正确,D 错误;常温常压下 1 mol CO2 的体积不是 22.4 L,B 错误。答案:A、C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6.(2015咸宁模拟)1 mol 过氧化钠与 2 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答案:A 解析:2 mol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 1 mol 碳酸钠、1 mol 二氧化碳

23、和 1 mol 水,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存在时,相当于二氧化碳先与过氧化钠反应,1 mol 二氧化碳恰好和 1 mol 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只有 Na2CO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Na2O2 与 H2O、CO2 反应的四个关系(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 CO2 或 H2O 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 时,CO2 或 H2O 与放出 O2 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21。(2)气体体积关系若 CO2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 Na2O2 时,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或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2即为生成氧气

24、的量。(3)转移电子关系当 Na2O2 与 CO2、H2O 反应时,每产生 1 mol O2,转移 2 mol 电子。如:2CO22Na2O2=2Na2CO 得到 2e3O2 失去 2e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4)固体质量关系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 的物质,m g 该物质在 O2 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 和水蒸气)通过足量 Na2O2 后,固体增重必为 m g。或者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 C、O 原子个数比为 11,即可满足上述条件。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无机化合物:H2、CO 及 H2 和 CO 的混合气体。有

25、机化合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四:有关 Na2O2 的性质实验7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N2 后,将装置 D 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剧烈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 D 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

26、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 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B 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 A 中反应有_(填化学式)生成。若 B 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2)装置 C 的作用是_。(3)甲同学认为 O2 是 Na2O2 被盐酸中的 HCl 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 _;_。(4)实验证明,Na2O2 与干燥的 HCl 能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Na2O2 HCl=Cl2 NaCl _

27、该反应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Cl2,理由是_(要求答出两点)。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1)B 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说明 A 中反应有 Cl2 生成;若 B 中是湿润的淀粉-KI 试纸,试纸变蓝,不能说明一定有 Cl2 生成,因为 O2 也可把 I氧化成 I2:4H4IO2=2I22H2O,从而使试纸变蓝。(2)装置 C 中盛放的是 NaOH 溶液,其作用是吸收 HCl 和 Cl2,防止污染空气并使 D 中收集到较纯净的 O2。(3)Na2O2 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能得到 O2;O2 可能是Na2O2 与盐酸中的 H2

28、O 反应得到的。(4)由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所缺物质为 H2O,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配平该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快速制取纯净的 Cl2,一是因为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 HCl 气体,且气体与固体反应较慢;二是因为 HCl 易混入 Cl2 中,生成的 H2O 及 H2O 与 Na2O2 反应生成的 O2也易混入 Cl2 中,使 Cl2 不纯。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答案:(1)Cl2 4H4IO2=2I22H2O(2)吸收 HCl 和过量的 Cl2,防止污染空气,使 D 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Na2O2 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

29、,不可能得到 O2O2 有可能是 Na2O2 与盐酸中的 H2O 反应所得(4)1 4 1 2 2 H2O 不能Na2O2 与生成的 H2O 反应有 O2 生成;HCl 混在 Cl2 中;H2O 混在 Cl2中(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实验室没有可直接使用的干燥 HCl 气体;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答出任何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8(2015厦门模拟)如图是 Na2O2 和 CO2 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注射器 1 中抽取了 100 mL CO2,U 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 1.5 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 K1、K2、K4

30、止水夹,关闭 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 1 活塞,缓缓将 CO2压至 U 形管中,注射器 2 活塞缓缓向外移动。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注射器内壁的摩擦阻力):(1)U 形管内的玻璃珠并不参与反应,其所起的作用除防止过氧化钠粉末被吹走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2)U 形管中可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3)注射器 1 活塞推到底后,注射器 2 中收集到的气体大于 50 mL,其原因除可能仍还含 CO2 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_。(4)为 了 使 剩 余 气 体 中 二 氧 化 碳 能 反 应 完,接 下 来 的 操 作 是_。(5)要证明反应产物之

31、一为氧气,最为方便的实验方法是_。(6)本实验结束后固体产物板结,难以从 U 形管中取出,为了要证明固体产物中含有碳酸盐,实验时还需要从如图所示仪器和试剂中选择_(填字母)。当装置和药品都安装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_。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1)玻璃珠还可起到增大 Na2O2 与 CO2 接触面积,使之反应完全的作用。(2)U 形管中 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Na2CO3 和 O2,故 U 形管内淡黄色粉末渐渐变白。(3)由 2Na2O22CO2=2Na2CO3O2 可知,100 mL CO2 理论上应产生 50 mL O2,收集到的气体大于

32、50 mL,除部分 CO2 没有反应外,还可能是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4)为了让 CO2 反应完,可把注射器 2 中的气体再推入 U 形管中,反复数次。(5)可利用 O2 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证明。(6)要证明有 CO23,可利用 H与 CO23 反应产生 CO2,检验 CO2 即可。故选 A、D、E 或 C、D、E。操作时,需要关闭 K1、K4 止水夹,打开 K2、K3 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或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 U 形管中,观察试管内现象即可。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答案:(1)增大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使之反应完全(2)淡黄色粉

33、末渐渐变白(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4)将注射器 2 中气体再推入 U 形管中,反复数次(5)打开胶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U 形管中,木条复燃(6)A、D、E(或 C、D、E)关闭 K1、K4 止水夹,打开 K2、K3 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或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 U 形管中,观察试管内 Ca(OH)2 溶液是否变浑浊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Na2CO3 与 NaHCO3 的性质比较物质性质Na2CO3NaHCO3俗名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溶解度比Na2CO3)水解(离子方程式)纯碱、苏打小苏打小CO2

34、3 H2OHCO3 OHHCO3 H+H2CO3H2O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 物质性质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与 NaOH 反应(离子方程式)不反应与足量 Ca(OH)2 反应(离子方程式)Ca2OHHCO3=CaCO3H2O与 BaCl2 反应(离子方程式)不反应与 CO2 反应(离子方程式)CO23 CO2H2O=2HCO3不反应热稳定性(化学方程式)较稳定相互转化Na2CO3NaHCO3CO23 2H+CO2H2OHCO3 H+CO2H2OHCO3 OH=CO23 H2OCa2CO23 =CaCO3CO23 Ba2=BaCO32Na

35、HCO3=Na2CO3CO2H2O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Na2CO3 与 NaHCO3 的鉴别NaHCO3NaHCO3NaHCO3NaHCO3Na2CO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将 CO2 气体通入到饱和 Na2CO3 溶液中有何现象?原因是什么?提示:有沉淀析出。原因是 CO2 与 Na2CO3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HCO3,NaHCO3 的溶解度小于 Na2CO3 的溶解度,而且反应消耗溶剂水。2在饱和 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边加边搅拌,无气体产生且溶液变浑浊,其原因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

36、盐酸有气体放出,溶液变澄清,其原因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示:Na2CO3 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 NaHCO3,相同条件下 NaHCO3的 溶 解 度 比 Na2CO3 的 小,从 而 析 出 NaHCO3 晶 体 Na2CO3 HCl=NaClNaHCO3 NaHCO3 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 气体和NaCl,NaCl 的溶解度比 NaHCO3 的大 NaHCO3HCl=NaClH2OCO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3Na2CO3 固体粉末中混有少量 NaHCO3,用什么方法除杂?NaHCO3 溶液中混有少量 Na2CO3,用什么方法除杂?提示:用加热法可将 N

37、a2CO3 固体粉末中混有的 NaHCO3 转化为Na2CO3;向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 气体,可以将 Na2CO3 转化为NaHCO3。4如何理解Na2CO3 的水解,Na2CO3 溶液与 CO2 反应,Na2CO3 与盐酸反应,三个反应的实质?提示:三个反应的实质都是 CO23 与 H的反应。Na2CO3 的水解是CO23 从水中夺取 H,水为极弱的电解质,失去 H较难,所以 Na2CO3水解很弱。Na2CO3 溶液与 CO2 的反应是 CO23 从 H2CO3 中夺取 H,H2CO3 比水易电离出 H,所以只要 CO2 足量,反应基本可以进行完全。Na2CO3 与盐酸的反应较为剧烈,

38、因为盐酸为强酸,更易电离出 H。同时我们也不难理解 NaHCO3 溶液的碱性比同浓度的 Na2CO3 弱,NaHCO3 与盐酸反应比 Na2CO3 与盐酸反应更剧烈。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5判断下列除杂或鉴别方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3全国高考)确定 NaCl 溶液中是否混有 Na2CO3 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 CaCl2 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2)(2013江苏高考)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3)(2013安徽高考)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

39、溶液。()提示:(2)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也可能是碳酸氢盐溶液。答案:(1)(2)(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一:Na2CO3、NaHCO3 的鉴别1不能用来鉴别 Na2CO3 和 NaHCO3 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 CaCl2 溶液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解析:A 中能产生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NaHCO3;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Na2CO3;

40、C 中反应剧烈的是 NaHCO3;D 中两者均可与 Ca(OH)2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鉴别。答案:D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2015泉州模拟)下列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色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产生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NaHCO3 受热分解产生 CO2,不能证明混有 Na2CO3;NaHCO3、Na2CO3 均与盐酸反应产生 CO2 气体;Na2CO3 与 BaCl2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 NaHCO3 不与 BaCl2 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41、Na2CO3、NaHCO3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综上分析只有C 正确。答案:C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当 Na2CO3、NaHCO3 溶液的浓度不同时,一般不用气体法。(2)不能用 Ca(OH)2 或 Ba(OH)2 溶液鉴别 Na2CO3 和 NaHCO3,因为二者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角度二:Na2CO3、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分析3现有 2 组物质:纯净碳酸钠 a mol;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共 a mol。两者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的耗酸量多B分别和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多C分别

42、溶于水,再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的沉淀量多D分别配成等体积溶液,的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解析:两者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前者耗酸量多,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一样多,故 A、B 项错误;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时得到的沉淀一样多,C 项错误。答案:D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4(2015淮北模拟)有关 NaHCO3 和 Na2CO3 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 Na2CO3产生的 CO2 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 是 NaHCO3 的两倍C将石灰水加入 Na

43、HCO3 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 Na2CO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D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CO3 溶液的 pH 大于 NaHCO3 溶液的 pH解析:摩尔质量 NaHCO3 小于 Na2CO3,等质量的 NaHCO3、Na2CO3,n(NaHCO3)n(Na2CO3),即产生 CO2 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 NaHCO3 的大;物质的量相等的 NaHCO3、Na2CO3 与盐酸反应,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Na2CO3 是 NaHCO3 的两倍;NaHCO3 溶液中 HCO3 与 OH反应生成 CO23,CO23 与 Ca2结合生成 CaCO3 沉淀;相同条件下 Na2CO3 溶液比 NaH

44、CO3 溶液的 pH 大。答案:C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Na2CO3、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比较方法(1)速率:相同条件下,NaHCO3 与盐酸反应放出 CO2 的速率比Na2CO3 与盐酸反应放出 CO2 的速率大。(2)耗酸量:等质量的 Na2CO3 与 NaHCO3,前者耗酸多,等物质的量时前者耗酸多。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3)CO2 生成量比较:等物质的量的 Na2CO3、NaHCO3 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 CO2 的量相等。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三:Na2CO3、NaHCO3 与

45、盐酸反应的图像分析5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 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 CO2,随后分别各取 20 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0.2 molL1 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 CO2 的体积(y 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 轴)的关系如图(分 A、B 两种情况):(1)在 A 情况下,溶质是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2)在 B 情况下,溶质是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CO2 通入 NaOH 溶液中进行反应时,据 CO2 量与 NaOH 量的相对多少,有这样两个阶

46、段:CO22NaOH=Na2CO3H2O,此时溶质可能为 NaOH 和 Na2CO3 或只有 Na2CO3(刚好完全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此时溶质可能为 Na2CO3 和NaHCO3 或只有 NaHCO3(刚好完全反应);据图分析:B 情况最终生成的 CO2(其实就是最初通入的与 NaOH 溶液反应的 CO2)是 A 情况的 2 倍。(3)当加入 150 mL 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 NaCl。据元素守恒有 n(NaOH)n(Na)n(Cl)0.2 molL10.15 L0.03 mol,所以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 mol0.02 L

47、 1.5 molL1。答案:(1)NaOH、Na2CO3 11(2)Na2CO3、NaHCO3 11(3)1.5 molL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6(2015怀化模拟)向四只盛有一定量 NaOH 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 CO2 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 CO2 气体与 HCl 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 CO2 的溶解和 HCl 的挥发):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HCO3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 和 NaH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

48、比为 11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 和 Na2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A B C D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图像中从 O 点即开始产生 CO2 气体,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正确;图像中 Oa 段消耗 HCl 的量小于 ab 段消耗 HCl 的量,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 和 NaHCO3,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131211,正确;图像中,Oa 段消耗 HCl 的量等于 ab段消耗 HCl 的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不正确;图像中,Oa段消耗 HCl

49、的量大于 ab 段消耗 HCl 的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2CO3、NaOH,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OH 131211,不正确。答案:A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Na2CO3、NaHCO3 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像(1)向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 的体积关系如图 1 所示。图像特点:Oa 段、ab 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反应原理:Oa 段 CO23 H=HCO3,ab 段 HCO3 H=H2OCO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向 NaH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

50、与产生 CO2的体积关系如图 2 所示。图像特点:从 O 点开始即产生 CO2 气体。反应原理:HCO3 H=H2OCO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3)向 Na2CO3、NaHCO3 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 的体积关系如图 3 所示(设 Na2CO3、Na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图像特点:Oa 段消耗 HCl 的量小于 ab 段消耗 HCl 的量。反应原理:Oa 段 CO23 H=HCO3,ab 段 HCO3 H=H2OCO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4)向 NaOH、

51、Na2CO3 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 CO2 的体积关系如图 4 所示(设 NaOH、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 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图像特点:Oa 段消耗 HCl 的量大于 ab 段消耗 HCl 的量。反应原理:Oa 段 HOH=H2O,CO23 H=HCO3;ab 段 HCO3 H=H2OCO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四:Na 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7有 A、B 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混合物,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其他物质均略去)。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下列问

52、题:(1)写出 A、B、C、D 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混合物中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则 A 与 B 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_(填数字)。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A、B 均为钠的化合物,加热、加水、加酸均能产生气体,加热产生气体 C,猜测可能含有 Na2CO3 或 NaHCO3,加 H2SO4 产生气体 C、D,猜测有 Na2O2,C 为 O2,D 为 CO2,加水后通入 CO2 生成 B,可推测 B 为 NaHCO3,A 为 Na2O2,加热 NaHCO3 分解产生的 CO2、H2O(g)都能与

53、 Na2O2 反应,但可认为 CO2 优先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2CO22Na2O2=2Na2CO3O2,要只生成 Na2CO3,nNa2O2nNaHCO312。答案:(1)Na2O2 NaHCO3 O2 CO2(2)2Na2O22H2O=4NaOHO2,NaOHNaHCO3=Na2CO3H2O(3)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8(2015昆明模拟)A、D、F 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 C 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B 和 E 的化学式:B_,E_。(2)A 与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下列关于 A 的叙述正确的是_(

54、填序号)。A 有很强的还原性A 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少量 A 可以保存在冷水里A 着火时应选用泡沫灭火器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C 为液体,且由 D 与 F 两种单质反应生成,C 为水,单质 D与 F 分别为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单质 A 与水反应生成 D,可以确定 D为氢气,F 为氧气;由此可确定 A 为金属 Na,则 B 为 Na2O2、E 为 NaOH。答案:(1)Na2O2 NaOH(2)2Na2H2O=2Na2OHH2(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碱金属(1)碱金属的一般性质:相同点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推测 具有相似的化

55、学性质原子结构与性质不同点从 LiCs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推测 从 Li 到 Cs 金属性逐渐相同点碱金属除 Cs 略带金色光泽外,其他都是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硬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物理性质递变性从 LiCs 密度逐渐(Na、K 反常),熔、沸点逐渐增大增强银白较小较小较低较强增大降低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碱金属(1)碱金属的一般性质:续表与 O2 等非金属的反应碱金属都能与 O2 等非金属反应,锂、钠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LiO2=点燃 2Li2O,2NaO2=点燃 Na2O2。K、Rb、Cs 与 O2 反应生成比过氧化物结构

56、更复杂的物质化学性质与 H2O的反应碱金属单质与水均能发生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用 M 代表碱金属)2M2H2O=2MOHH2,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从 LiCs 反应越来越,证明它们的金属性逐渐氢氧化物氢气强烈氢氧化物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碱金属的特殊性质: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小。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碱金属可与 H2 发生反应生成 RH(R 代表碱金属),属于离子化合物,H 元素显1 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如 NaHH2O=NaOHH2,是还原剂

57、,是氧化剂,氧化产物为,还原产物为。NaHH2OH2H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焰色反应(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属于元素的物理性质。(2)操作步骤:(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钠元素:色;钾元素: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铜元素:色。黄紫绿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一:碱金属元素性质规律的应用1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有规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中锂的密度最小,熔点最低B碳酸钾溶液的 pH7C乙醇与金属钾反应生成氢气D用电解铯盐溶液的方法冶炼金属铯解析:碱金

58、属的熔点从上至下趋于降低;K2CO3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电解铯盐溶液应是 H放电得到 H2,而得不到金属铯,故 A、B、D 均错误。答案:C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2015惠州模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K 在 Na 的前面,K 与 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是根据 Na 的性质对 K 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AK 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K 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CK 与水的反应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DK 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K 在 Na 的前面,K 比 Na 活泼,故 K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氧化,A 正确;Na

59、 与乙醇能够反应放出氢气,K 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氢气,B 正确;K 与水的反应比 Na 与水的反应剧烈,C 错误;Na、K 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 正确。答案:C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角度二:焰色反应3.(2015长春模拟)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 NaB一定含有 Na,可能含有 KC既含有 Na,又含有 KD可能含有 Na,可能还含有 K答案:B解析:Na 元素的焰色为黄色,而 K 元素的焰色为紫色,但是黄色会干扰紫色,所以无法判断是否含有 K 元素。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60、系 列 丛 书4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 与 Na2CO3 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答案:D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呈现苍白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为淡蓝色火焰,A 错误;铂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B 错误;观察钾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其他焰色反应不需要,C 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特有的性质,所以 D 正确。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5某未知溶液 X 中含有 K

61、、Fe2、NH4、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方案 1:焰色反应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 X 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其中不含 K。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纠正、补充:_。方案 2:亚硝酸钴钠法在 CH3COOH 酸化的溶液中,K与亚硝酸钴钠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该原理可用于 K的检验。(注意:NH4 也能与 Na3Co(NO2)6 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 K的检验。)请你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未知溶液 X 中是否含有 K:_。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62、 书答案:方案 1:应使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溶液,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方案 2:向未知溶液 X 中加入稍过量的 NaOH 溶液并加热,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少许,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者取未知液 X 蒸干并灼烧,将所得固体溶于水,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常见碱金属的考查角度(1)碱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现象。(2)碱金属单质的保存(注意碱金属的密度)。(3)碱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产物的判断,碱金属氧化物与 H2O、CO2 反应及计算。(4)碱金属对应的氢氧化

63、物碱性强弱的比较。(5)碱金属的碳酸盐性质的比较及鉴别。(6)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关的碱金属的应用。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014北京高考)将 Na 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2NaOHH2。()(2)(2014福建高考)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3)(2014海南高考)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4)(2013广东高考)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5)(2013福建高考)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6)(2013江苏高考)用铂丝蘸取少

64、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7)(2013北京高考)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CO23 H2O=HCO3 OH。()(8)(2012北京高考)向 NaHCO3 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HCO3 Ca22OH=CaCO3CO23 2H2O。()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9)(2011上海高考)在反应 2Na2O22H2O=4NaOHO2中,H2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10)(2010全国高考)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Li2O2。()(11)(2010重庆高考)K 与水反应比

65、 Li 与水反应剧烈。()(12)(2010全国高考)NaOHNaHCO3=Na2CO3H2O 可用 HOH=H2O 表示。()解析:(4)NaHCO3 溶解度小。(6)溶液中也可能含有钾离子,需透过蓝色钴玻璃再次检验。(7)水解反应为可逆反应。(8)Ca(OH)2 过量,离子方程式应为HCO3 OHCa2=CaCO3H2O。(10)生成 Li2O。(12)NaHCO3 是酸式盐,HCO3 不能拆分。答案:(1)(2)(3)(4)(5)(6)(7)(8)(9)(10)(11)(1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2(2011北京高考)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 Na2CO3

66、 和 NaHCO3混合物中 Na2CO3 质量分数的是()A取 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 b 克B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 b克固体C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克D取 a 克混合物与足量 Ba(OH)2 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 b 克固体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NaHCO3 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混合物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 Na2CO3 的质量分数,A 正确;Na2CO3 和 NaHCO3 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 g 固

67、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 Na2CO3 的质量分数,B 正确;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 C 项不能测出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Na2CO3 和 NaHCO3都与 Ba(OH)2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 Ba2=BaCO3、HCO3 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 Na2CO3 的质量分数,D 项正确。答案:C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3(2009全国高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 C

68、aCO3 沉淀的水中通入 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 CaCO3 沉淀生成B向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 CO2与原 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等质量的 NaHCO3 和 Na2CO3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 CO2 体积相同D向 Na2CO3 饱和溶液中通入 CO2,有 NaHCO3 结晶析出答案:D 解析:A 项,CaCO3与 CO2、H2O 反应生成的 Ca(HCO3)2与 NaHCO3不反应;B 项,向 Na2CO3 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 HCl 时,发生反应:CO23 H=HCO3

69、,不生成 CO2;C 项,等质量的 NaHCO3 和 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NaHCO3 产生的 CO2 多;D 项,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 CO2 时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消耗 H2O,且生成的 NaHCO3 溶解度小,质量多,故 NaHCO3 会结晶析出。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题组二 钠的化合物的定量计算4(2011上海高考)120 mL 含有 0.20 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 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

70、2.0 molL1 B1.5 molL1C0.18 molL1D0.24 molL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盐酸与碳酸钠分两步反应,第一步生成碳酸氢钠: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碳酸氢钠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NaHCO3HCl=NaClH2OCO2,若将 Na2CO3 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则开始时盐酸足量,有气体生成;若将盐酸逐滴加入到 Na2CO3溶液中,则开始时只发生第一步反应,直至 CO23 完全转化为 HCO3 时(理论上)才会发生第二步反应,产生 CO2,所需盐酸浓度 c(HCl)0.20 mol200 mL103 Lm

71、L11.0 molL1,若 c(HCl)0.20 mol2200 mL103 LmL12.0 molL1,则盐酸足量,两种滴加方式产生 CO2 的体积相同,因此B 项合理。答案:B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5(2010上海高考)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CO2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解析:盐酸先与 NaOH 反应,NaOH 为 0.01 mol,中和 NaOH 需要盐酸 0.1 L;0.01 mol Na2CO3NaHCO3CO2,第一步需 HCl 0.01 mol(即 0.1 L),第二步需 HCl 0.01 mol(即 0.1 L);由上可知,加盐酸 0.2 L 时开始有气体产生,到 0.3 L 时气体达到最大值且不再变化,故 C 项正确。答案:C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化学 创 新 方 案 系 列 丛 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