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39年6月,林则徐当众销毁鸦片的地点是在()A厦门B金门C虎门 D澳门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课本中林则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2201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2周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影响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开辟为通商口岸主动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C D解析:选C。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1839年;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未开放南京;中国是“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故排除。3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
2、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海盗的行为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其手段是极为残忍和具有灭绝性的。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洗劫了圆明园且烧毁它,体现了其毁灭性的一面。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是()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解析:选D。本题为最佳选择题。A、B两项虽是,但表述不全面,C项为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
3、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凛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2)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了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解析:本题以英国与中国的政体特点为主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题联系林则徐生活的时代及阶级属性可以获知答案。第(2)题要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英王的权力来分析。答案:(1)清政府闭关锁国,虚骄自大;禁止鸦片输入,维护国家利益;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等。(2)不能。原因:英国国力强大,不会理会;英国正寻机向中国开战,开拓市场;当时英国为君主立宪制,
4、女王并无实权。一、选择题1“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对材料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D因吸烟,中国人死亡亿万千人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材料“肠胃皆熬煎”、“费尽囊中钱”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2.如右图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存在的历史阶段是()A鸦片战争前B鸦片战争后C两次鸦片战争之间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解析:选A。图中材料形象
5、地反映了清朝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3(2012陕西西安月考)英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他所说的“这场战争”的根本起因是()A打开中国市场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输入鸦片 D扭转贸易逆差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材料中的“英国”、“鸦片贸易”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鸦片战争。由此可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C是D的手段,D是战争前英国对华贸易的目标。4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图片所承
6、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及比较分析的能力。虎门销烟和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都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壮举。5(2012河北冀州检测)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英国军事力量远超过清朝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解析:选B。认为“英人使用妖术”说明清朝官员不知道西方国家的军舰已经用“蒸汽机”作动力,“法师助阵”说明清朝官员的愚昧,故正确答案为B项。6下
7、图所列的四个城市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遭到英法联军进攻的是()A BC D解析:选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曾攻入北京。图中的“京师”,就是今天的北京,含的选项均不正确。7(2012陕西宝鸡中学月考)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共同之处有()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清政府允许列强建立租界清政府向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割让领土A BC D解析:选A。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此题用错正结合法(选择一个正确的和一个错误的从而确定答案),要选,锁定A、B、D三项;不能选,淘汰B、D两项,故选A。8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B
8、清政府权力机构发生了变化C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D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解析:选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的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两幅战争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地理和军事等有关知识,说明两次侵华战争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对西方列强的上述战略,清政府采取的对策有何特点?指出这些对策的错误之处及其危害。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第(1)问特点要从军事进攻的方位和方向角度归纳,并能认识到这些地点的特殊性;第(2)问考查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妥协退让政策及其造成的恶果,结合两次战争过程的相关知识,在深入理
9、解清政府失败原因的基础上归纳。答案:(1)特点:主要进攻沿海沿江地区,以进攻经济重心(江南地区)和政治重心(京津地区)为主要目标。原因:英法远道而来,作战主要依靠海军,沿海沿江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经济和政治重心被攻占,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政治影响,能够更快地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其侵华目的。(2)特点:一是被动抵抗,二是妥协退让。错误及危害:被动抵抗实质是消极防御,造成被动挨打,并失己之所长,使敌人的优势得以发挥。妥协退让又加速了战争的失败,在尚未根本失败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一、课中思考题1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怎样才能解决鸦片泛滥问题?(教材P50)提示:对此问题可以给学生出示“教学参
10、考资料”中关于清政府内部禁绝鸦片争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方案的利弊,从而得出结论。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总结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教材P52)提示:利用教材中十一口通商图,找出通商口岸的位置,总结出通商口岸的布局情形:从东南沿海到沿海再到内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特点是:都在沿海和沿江地区。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53)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清军与英军在军力上的差距。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从中英双方的海军装备力量、援军调用供给等状况,说明双方在军力上的差距较大。2依据材料三,你认为琦善和林则徐的观点有哪些不同?提示:琦善强调作战武器装备落后,林则徐提出战船虽造制不及,但
11、可依靠发动民众的力量;琦善没有勇气进行抵抗,林则徐坚定信心积极抵抗。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器落后是否是战争失败的决定因素?为什么?提示:建议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一般包括:领导因素、民众因素、战略战术因素、国际国内因素等。武器落后是战争失败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战争失败的决定因素。以鸦片战争为例,导致中国失败的原因,虽包括武器落后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还有:由于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战争爆发后,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没有采用恰当的战略战术,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再加上没有激发起广大人民的力量,终于导致战争节节失利。由于英
12、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三、自我测评(教材P53)1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取得了哪些主要权益?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提示: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五口通商,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使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大开;取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倾销。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得以掠卖中国人口,获取利益;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2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提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