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1998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0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新课标(共40张PPT).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叶永烈作者介绍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著有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较大。还著有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传记。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机械领域花圃

2、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追根求源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百思不得其解打破砂锅问到底词语积累1、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2、比喻有恒心,有毅力。3、看得多了,不以为奇。4、某种少见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根据意思写词语见微知著锲而不舍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我能理解也能运用1、“故圣人,睹始知终。”2、夏日里的故乡,偶尔烈日当空也能下着绵绵细雨,对于我们却是的事情。3、“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4、面对困难我们只有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见微知著司空见惯无独有偶锲而不舍石蕊地衣石蕊试纸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一周是23小时56分

3、4秒,但是由于同时也要绕太阳公转,所以一昼夜是24小时,即还需要多转3分56秒的时间才是一昼夜。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开门见山,提出观点1.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7.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8.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

4、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前后呼应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发现洗澡水的漩涡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继而发明了石蕊试纸。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一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开头提出观点,结尾总结观点,中间论证观点,中间的事例用“无独有偶”和“最有趣的是”紧紧连接在一起。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

5、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见微知著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6、,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水的漩涡不是因为容器,不是因为水温,不是,而是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坚持不懈、锲而不舍n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

7、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见微知著 刨根问底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n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n谁知当水落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

8、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锲而不舍n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以及给世人的震撼 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真理”过程“问号”现象人物化学家波义尔谢皮尔教授奥地利医生(敏锐地注意到)洗澡水的旋涡溅到盐酸的紫罗兰变红色(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睡觉时眼睛的转动(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

9、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水的旋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发明了石蕊试纸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真正在做梦。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再读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返回三个事例都是由生活中偶然发现的现象引发的问题研

10、究;三个事例都在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表达层次上,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发现了真理。返回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这里的“?”指的是发现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指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现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于的人,却从中有所,

11、有所,有所,有所。“打破沙锅问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一句俗语,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发现发明创造创造成就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层层递进。例1:这些都是我们常常遇到的困难。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人,却因此获得磨练,获得启示,获得进步,获得成功。例2: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善于“举一反三”的人,却从中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有所成长。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能。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关系?只要就发现真理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

12、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首尾呼应。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和();而“著”则分别指()和()。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和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而“著”则分别指 水的漩涡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发明了酸碱试纸和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只能给这句话对发现

13、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能给”说明科学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科学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人。“真理诞生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返回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的含义:返回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实,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

14、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的人愿意付出、努力向前,有的人经不起一点挫折、总是被困难屈服!只要你坚强,任何困难也打不败你!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镇。他觉得: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很不方便。所以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

15、200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发明了电灯。屡见不鲜。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就十分喜欢数学,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几何题,并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正确答案。高斯跃跃欲试,从此夜以继日地钻研,每个星期天都到图书馆去,饿了就啃两个面包,图书馆没有不认识他的人。就这样,高斯查阅了大量资料,光演算草稿纸就堆满了大半间屋子,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他终于解开了这道数学题。被人们成为“数学王子”。“有志者,事竟成”。每一位成功的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苦心人,天不负”,只要你曾经付出过努力那么以后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败你!怀疑与学问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

16、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

17、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

18、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