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一语文小狗包弟教案设计小狗包弟是巴金的著作随想录中的一部名篇。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高一语文小狗包弟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一、教材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学习重点在散文的感情线索。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小狗包弟与自己一家的故事。作者“借物感怀”,通过对小狗包弟的愧疚和怀念,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的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妻子的怀念。通过对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强化细致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联想,将感情与真实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小见大。二、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也较为熟悉了。但是这个年龄的学生
2、社会经验较少,阅历不足,心智与情感较之成年人而言也不够成熟,同时对“文革那段历史的了解也比较少,所以在理解“借物感怀”时还是存在一些难度,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过程与方法】过文章的学习,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发挥联想,“以小见大”,借物喻情。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够说出文章的逻辑线索与情感线索,并能分析出文
3、章中“借物感怀”的部分。【教学难点】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线,并且如何将情感线渗入故事线中。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对比阅读法,任务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我将用多媒体出示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结合背景大致讲解意思,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感怀”的概念,加以解释,并引出巴金。蝶恋花与小狗包弟均使用借物感怀的手法,均有怀念亡妻的内容,创作背景均为乱世蒙冤牵连家人,具很高的相似性。通过对篇幅短小,内容明显的篇章的了解,为学生对本长篇散文的学习做了铺垫。(二)整体感知这部分我会以“全文是按照什么样的线索进行写作的?”为任务,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后回答出“时间线”。然后我会
4、提出第二个任务“全文是按照什么时间线进行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写出如下时间线:引题-包弟进家-七年相处-送别包弟-怀念包弟。并以此作为板书呈现在黑板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会在宏观上把握住文章的基本脉络。(三)深入研读这部分我依然会使用任务引导法,我将设置如下任务:1.“在叙述的部分中,作者怀念的人是如何出现在文章中的?能体现出如何的情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指出两次特别提起,多半是“我们”,都属平实的细节叙述,说明作者无论是与包弟,还是与爱人,都是“朝夕相处,关系和睦”。2.“在抒情的部分里,作者是如何感怀?”并引导学生回答出“近:自我忏悔;远:借景怀人”通过这两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从时间上
5、的叙述,转移到情感的渗透上,并且在逐步地引导中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通过忏悔的方式将情感表达从含蓄过渡到浓重的升华过程。3.最后我会进行一段泛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用找意象以及情景对比的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感烘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有爱人在的景色,才是生动的,令人快乐的”。(四)拓展延伸学生们刚刚学习并初步体会了“借物感怀”的艺术手法,此处我会用再次用多媒体展示出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请学生们进行对比阅读。在导入阶段我通过背景介绍,展示了很多两篇文章的相似点,此处请同学通过自行阅读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更多的不同点。并经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苏词更加含蓄,可解读为感慨自身,也可解读为怀念故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巴文情感浓烈,有深刻的忏悔,也有深沉的怀念,同时犀利地表达了对文革动乱的控诉”。(五)小结作业除了苏词,同学们还在初中学过另一篇借物感怀亡妻的文章项脊轩志,请同学们比较阅读小狗包弟和项脊轩志的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下次上课分享一下大家的看法。这样能让同学们对这种写作手法深刻理解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