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0232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具准备】1.关于干旱的图片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文结合,揭示课题

2、(看课件,闪闪发光的钻石)漂亮吗?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是珍贵的,又是难得的。忽然有一天,从一个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升上了空中化作永恒的星辰。你想知道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九课七颗钻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思考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全文主要写的是谁?围绕什么事展开的?什么东西在不断的变化?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词语a.读准字音:钻石 焦渴 水罐 反正 递给 唾沫 涌出 绊倒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b.多音字: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yn咽喉 yàn 狼吞虎咽 y&eg

3、rave;哽咽3.学生回答问题:全文主要写的是谁?围绕什么事展开的?什么东西在不断的变化?过度:同学们,大家现在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下面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细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旱灾严重的词语。(干涸、干枯、焦渴)(2)此时此刻,人们最渴望什么?(水)水现在不仅是人渴望“水”,世上的万物都渴望“水”,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就是“生命之水”。(3)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一下当时万物对水的渴望呢?(指名读、齐读)过度:那时的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水,课文中的小姑娘去找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呢?

4、请同学们默读2、3自然段,找出水罐发生了几次神奇的变化呢?什么使水罐发生了这么神奇的变化呢?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透过“神奇”体会“变化”第一次变化(1)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为谁找?(妈妈)找到了吗?(没有)水容易找吗?(不容易)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哪儿也找不到 累倒 睡着了)(2)就在她累得睡着了的时候,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3)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什么反应?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4)指导朗读,小姑娘找水的的艰难,又累又渴;找到水之后的欣喜和要

5、给妈妈送水的急切。第二次变化过度: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啊,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忍住了干渴,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小姑娘被小狗绊倒后又发生了什么事?(1)小姑娘被小狗绊倒了,那水是不是全洒了呢?(没有,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出它的神奇。(2)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这会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3)指名读这段话: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

6、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因为她的爱心,水罐竟变成银的啦。)第三次变化过度:小姑娘然后抱着水罐回到家,把水罐交给母亲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1)小姑娘把水罐交给母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你体会到了什么?妈妈为什么不喝水?(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2)生病的妈妈你觉得她是怎样讲话的?那你能来试一试吗?(生读)(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齐读)(4)当妈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时候,水罐又发生了什么变

7、化?(水罐变成金的了。)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第四次变化现在水罐变成金的了,那又是什么原因从水罐里跳出颗钻石呢?(小姑娘对路人的爱)(1)你觉得小姑娘渴吗?你从那些词中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去、咽了一口唾沫)(2)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无私的爱。(给小狗喝水的时候,小姑娘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他把水毫无保留的送给了过路人。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3)重点理解水罐的最后一次变化。最后一次变化是在前几次变化的基础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选择有违

8、“爱心”,谁管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清澈而又新鲜的水流。(4)结合第一段想想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引导学生学生想象久旱逢甘霖的美好景象,还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爱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三、升华主题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2.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爱心)怎么得出来的?(通过几个故事情节: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3.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他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

9、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他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把握感情基调,读出感情。对基调的把握,可以站在赞美爱心的角度,读出美感;也可以从童话的角度,读出故事的神奇。板书设计七颗钻石水罐: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爱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有感情朗读课文。2.看动画视频,大约十分钟。二、拓展延伸1.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

10、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2.案例分享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爱心”的故事来谈谈爱心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单独的生字词。(点明读,开火车读)钻石焦渴 水罐 反正 递给 唾沫 涌出 绊倒 咽喉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2.读

11、准这些字,我们要注意什么?读音指导“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匆”“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另外注意多音字:咽(yn咽喉 yàn 狼吞虎咽 yè哽咽)钻(zun钻研 zuàn钻石)3.识记生字那你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4.写好这些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难字书写指导:“渴”“沫”“涌”左边一样;“渴”“哀”与“竭”“享”联系起来记忆;“累”的下部不是“系”;“舔”的下部不是“小”,可以与“添”字比较记忆;注意“凑”的左边,“沫”的右边不是“未”;“竟”中间是日,与“竞”要区别。“唾”最后一横最短;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四、布置作业。(课件出示)编一编: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