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我的“长生果”教案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
2、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
3、,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知识与技能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
4、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
5、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学会认读12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
6、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中众妖魔都惦记吃唐僧的肉,是为什么呢? 师:对,他们想长生不老。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长生不老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师:其实,谁都想长生不老。老师这里有一种长生果,吃了也可以使人长生不老。2. 板书课题我的“长生果”。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果子能让人长生
7、不老呢?赶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如饥似渴”中的“似”读s,“奔向那里”中的“奔”读bn;“沉甸甸”中的叠词要读一声;“全班之冠”中的“冠”读gun;“分外”中的“分”读fn;“禁不住”中的“禁”读jn。(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2.小组合作探究: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看小画片,连环画、读文艺书籍、古今中外小说。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3.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8、;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4.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 y fi yn c dun jin jio u l sh h ln比喻 心扉 过瘾 磁石 锻炼 借鉴 酵母 呕心沥血 莎士比亚 囫 囵 吞枣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词语理解:囫囵吞枣:借鉴:津津有味:黯然:三、精读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文)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 段):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第二部分(第2-7段):作者的读书经历。第三部分(第8-14段):作者的写作心得。2.第一
9、部分(1)“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发展的关系。3.第二部分(1)品读第2-7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自己读书的?你能完成这个表格吗? 时间顺序 时间 地点 读物 上学前 街头游戏 小画片 上学 学校 连环画 上学 镇上文化站 文化书籍 上学 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小说(2)思考:从作者所读的书籍中你看出了什么?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从中得到的知识越来越多。(3)作者对读书倾注了哪些情感?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只要手
10、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4)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很爱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简直就是一个书迷。师:作者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每忆及少年时代,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5)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6)小组讨论:你学到了作者的哪些读书方法?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应该博览群书,读书时入
11、情入境,而且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4.第三部分师: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呢?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1)思考:“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你能说说这种“报偿”表现在哪些方面吗?作者的作文得了“甲优”和“赞誉”。(2)“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结合实际,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别出心裁”和“鲜味”的?“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的主意;“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3)朗读:“作文练习
12、,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开始时必须要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4)小组讨论:结合自己平时的写作,总结要写好作文有哪些方法? 首先勤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 然后构思要别出心裁,还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5. 品读语言,学习积累。(1)读了这篇课文,你能举例说明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吗?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如: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
13、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运用排比短句,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运用四个字的词语,使得句子非常生动。如: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课文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只要你留心细细揣摩,一定会品出更醇香的滋味。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会借鉴和模仿。(2)读书使作者一生受益,她成功了,成了一位响当当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作家叶文玲。6.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读书和写作的方法。四、课堂总结师: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
14、事,书中的收获吗?师:书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就像长生果一样让我们知道很多过去发生的事,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营养,受用一生。 五、课堂练习1.组词喻(比喻) 磁(磁铁) 呕(呕吐) 榆(榆树) 滋(滋味) 欧(欧洲)2. 填上合适的词语。 囫囵(吞枣) 黯然(神伤)如醉(如痴) 牵肠(挂肚)六、作业布置1.摘抄文中优美语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书 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读书经历 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写作心得 别出心裁、真情实感【教学反思】我的“长生果”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4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 在教学中,开头设计了西游记中妖魔想吃唐僧肉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去了解文题中的“长生果”为何物。对课文中读书写作方法的知识讲解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深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长生果”和“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含义。积累语言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教学要求,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对本文语言特点加以总结感悟,鼓励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