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826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东省2021高考历史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展示考情回顾备考指南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020年:礼乐制、分封制;2019年:分封制;2018年: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018年:西周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和自秦以来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题。这一部分的知识是近几年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点。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过从汉至元的发展和完善,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019年:皇帝制度;2018年:秦朝都城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020年:科举制;2018年:汉代加强中央集权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019年:军机处的设立;2018

2、年:军机处的设立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基础知识填充1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权利义务:授予诸侯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等级关系: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的森严等级。(3)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学考真

3、题对练1(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史记周本纪记载:“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这反映了西周实行()A礼乐制度B分封制C郡县制度D宗法制B题干中“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大禹之后于杞”,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其分封的对象之一就是古代帝王的后代,故B项正确;礼乐制度是维护统治阶级日常行为规范和仪式的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时期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D项错误。2(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春秋时代,出现了“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的现

4、象。这说明()A世袭制崩溃B分封制瓦解C宗法制巩固D礼乐制破坏D材料信息“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说明维护等级制度的周代礼乐制遭到破坏,故选D项。3(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西周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对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授土授民,这种制度是()A君主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分封制D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故选D项。4(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礼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这一“制度”指的是()A郡

5、县制B禅让制C三省六部制D分封制D材料的意思即周天子将大部分土地封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其领地的一部分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一部分土地转赐给自己的家臣,这样就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土地占有关系。由材料中的“天子”“诸侯”“大夫”等可知为分封制的等级森严,故选D项。5(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宗法制D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出现的,故A项错误;郡县制是战国时期出现的,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出现的,故C项错误;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

6、了宗法制,故D项正确。1.分封制和宗法制比较分封制宗法制不同点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制,保证王权稳定特点权利与义务并存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作用巩固西周统治,但后期出现诸侯割据局面稳定统治集团内部,强化王权相同点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3)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最新模拟快练1(2020深圳学考模拟)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少数民族首领C王族

7、 D功臣C周王室为姬姓,兄弟与姬姓都属王族,故C项正确。2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D察举制B根据材料可知周王分封诸侯,诸侯承担一定的义务,故B项正确。3(2020珠海学考模拟)下图是“西周世系表”,从周武王开始经历了11代12位王的统治。其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B图片反映了西周的王位继承制,体现了宗法制,故B项正确。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8、题。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原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浅论中国古代妇女再婚问题的演变材料二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据吕氏春秋当务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提

9、取有效信息并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原配正妻地位”可知是宗法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目的。第(2)问,根据“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可知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1)制度:宗法制。目的:维护分封制。(2)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基础知识填充1皇帝制度(1)确立: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2)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3)影响:成为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三公九卿(1)机构及职能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2)评价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

10、事情的决策失误。3郡县制度(1)内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2)评价: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4历史影响(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学考真题对练1(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皇帝制度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制度开始于()A秦朝B西汉C唐朝D明朝A秦始皇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故皇帝制度从秦朝开始出现。2(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皇帝”这一称号始于()A西周B东周C秦朝D汉朝C

11、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故选C项。3(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A长安B建康C咸阳D洛阳C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定都于咸阳。4(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夏B商C周D秦D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认识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

12、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最终使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家专设的,是为皇家服务的。最新模拟快练1(2020广州学考模拟)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A分封制度B三省六部制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D项,A、C两项西周已实行,B项创立于隋朝。2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这一职位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C项正确。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

13、有不同的看法。下列史料中,对考证秦朝设郡数目最有说服力的是()A春秋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C史学家的论述D秦简的记述D实物史料最具有说服力,秦简是当时的实物,说服力最强,故选D项。4(2020惠州学考模拟)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制度形成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B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B项。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

14、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1)依据材料一中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注意观察图示箭头的方向,不难得出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再集中到皇帝手中。第(2)问第一小问,只要对材料二进行认真解读,找出二人对郡县制的不同认识,然后总结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

15、知识,从郡县制对政治稳定、国家统一以及为历朝所沿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答案(1)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由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2)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分封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的缺陷在于实行君主专制。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度为历朝所沿用。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基础知识填充1中央集权发展(1)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王国势力。(2)北宋:兵权收归中央,抽编禁军;行政上,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主要由中央掌控。(3)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

16、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2君主专制加强(1)唐朝:中书省掌决策; 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下设六部。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2)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3选官制度(1)汉代实行察举制。(2)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隋炀帝时期形成,唐朝时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学考真题对练1(2020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17、隋朝推行()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D题干反映了世家大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把持政权的局面。隋朝推行的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了中央,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故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被废除,故A项错误;汉朝时期推行察举制,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2(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

18、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C周公和汉高祖都通过实行分封制来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周朝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分封制为后来的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的,与周朝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3(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地方权力C推行郡县制D削弱相权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创新(1)中央政治制度创新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唐朝三省六部制,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2)地方政治制度变革:汉代郡国并行制、刺史(后改称州牧)制

19、度,唐朝设置节度使,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全面把握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3)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4)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5)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最新模拟快练1(2020汕头学考模拟)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D汉武帝颁布“推恩

20、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D项正确。2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C世官制主要盛行于商周时期;察举制是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故选C项。3下图是唐朝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相权一分为三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门下省享有特殊地位D皇权受到空前削弱A根据题干中的示意图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

21、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故A项正确,D项错误。六部直接对尚书省负责,故B项错误;门下省与其它两省平等,没有特殊地位,故C项错误。4(2020珠海学考模拟)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B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A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C项;察举

22、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5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

23、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并结合所学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从选官途径、官吏来源和参政素质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儒家正统观念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等信息从三方面概括回答。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

24、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基础知识填充1明朝设立内阁(1)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后,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力不从心。(2)过程出现: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发展: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有了票拟权,首辅权压众臣。(3)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阁臣升降、职权大小、票拟是否被采纳均由皇帝决定。2清朝设置

25、军机处(1)设立时间:雍正帝时。原因:办理西北军务。(2)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学考真题对练1(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扩大地方权力C削弱宰相地位D改良科举制度A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因此军机处设立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项。2(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清代为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立的新机构是()A六部B内阁C尚书省D军机处D清代通过设立军机处,全国的

26、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3(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设立内阁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C废除丞相制度D设立军机处D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4(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A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B具有最高决策权C属于六部的下属机构D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由材料“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可知明代内阁位高权重,承担了宰相的职能,故选D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太祖废丞

27、相,权分六部,至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君权的绝对胜利而告终。(2)明成祖设内阁,作为顾问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3)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最新模拟快练1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他批判的是()A贵族专权B君主专制C地方割据D八股取士答案B2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侍从、顾问机构,故选C项;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在明太祖时已

28、经撤废,而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置的,排除。3(2020中山学考模拟)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这表明()A地方权力扩大B君主专制加强C宰相地位削弱D内阁作用增强B根据材料“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可知,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B项。4清代军机处有官而无吏,故其中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独掌政务决策权B重视保密较为封闭C理政人员素质低D职官简练事务清闲B材料“有官而无吏”“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体现了军机处的机密和封闭性,故B项正确。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

29、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待丞相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职权是什么?其地位如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

30、所学知识,从丞相的作用上分析归纳。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答案(1)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2)职权:协助皇帝草拟政令。地位: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旨意行事。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A商夏周B商周夏C夏商周D夏周商C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夏、商、周。2武王伐纣后,想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其子为实现这一遗愿而营建陪都。这件事发生于()A夏朝形成前B商代崛起时C西周建立后D东周灭亡时C武王伐纣是指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

31、历史事件,因此题干中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建立之后,故选C项。3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上下级关系D君臣关系A宗法制是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故选A项。4(2020深圳学考模拟)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A国与国的关系B嫡长子继承制C郡国并行制D三公九卿制B题干评价的是制度,国与国的关系不是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在汉初才出现的,故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才出现的,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

32、亲属”可知,该制度重视血缘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5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住在()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A传统的四合院是按照中国儒家思想的宗法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厅堂、居室的布置一定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一般来说,家中长辈一般住在北房,按照方位就是正房甲处,儿女住在厢房乙处和丙处,仆人居住外院丁处,选择A项符合题意。6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C根据材料“最高权力”并结合所

33、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是秦朝首创,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高权力,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并非最高权力,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并非最高权力,故B项错误;宗法制度并非秦朝首创,故D项错误。7下表是秦朝中央“三公”的职能及其他信息。表格中处的官名应该是()官名职掌印绶备注常丞天子,助理万机金印紫绶无掌武事金印紫绶或称国尉掌副丞相、监察银印紫绶位上卿A.丞相B太尉C将军 D御史大夫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因此表格中处的官名应该是御史大夫,故D项正确。8(2020湛江学考模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

34、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A由材料“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因此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地方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秦朝设立三公九卿与皇帝集议制度,增加了丞相的权力,不能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君臣集议不是强化君主个人独裁的措施,故D项错误。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35、。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A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由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即“礼仪政治”,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即“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故A项正确。10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B实现了

36、国家统一C实行三公九卿制D修筑了万里长城B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B项正确。11“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所述的唐代政治制度是指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朝议制D内阁制B唐代通过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项。12宋史记载,许唐“尝拥高费(资产雄厚)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经商)”,后其子中举,许唐说“成吾志矣”。这反映了宋朝()A科举制度影响较大B商品经济趋向

37、没落C八股取士钳制思想 D弃儒就贾渐成潮流A根据材料“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成吾志矣”可知当时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人有很多,许唐虽然资产雄厚,仍然希望其子参加科举考试中举,这说明在宋朝科举制度对人民的影响较大,故A项正确;宋朝商品经济逐渐繁荣,故B项错误;八股取士出现于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重视科举,而不是放弃读书,故D项错误。13(2020广州学考模拟)下图是某一朝代设置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C从图片可知该朝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宋朝。14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

38、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B元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设立了行省制度,故选B项。15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受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他主张()A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C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D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A从司马光选拔官吏的三个标准可知他主张监察官员要有良好的素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拔监察官员的标准,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9、排除。16“今我朝罢免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此训令出自()A汉高祖B唐太宗C宋高宗D明太祖D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故选D项。17(2020清远学考模拟)明初废丞相后,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0多件奏章,即使他“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政事处理完毕。因此明成祖时设立()A尚书令B枢密使C内阁D军机处C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每天政务繁忙,便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故选C项。18史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军机处设置于()A唐朝

40、B宋朝C明朝D清朝D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19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B题干中军机处的谕旨直达地方督抚,可以使皇帝的旨意得到切实的落实,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20明朝废除丞相并设立内阁,清朝设置了军机处,二者体现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不可僭越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相权逐渐削弱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清朝设置军机处,从而皇权达到了顶峰,趋势上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

41、,B项正确;相权在明朝被废止,清朝已经没有丞相,故C项错误;废丞相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

42、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各有何特点? (2)材料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不难看出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结

43、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二来回答,指出对封建政治和君主专制的作用。答案(1)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的特点是按爵位高低赐给不等的土地与人口;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3)影响: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主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及亲贵合一、裙带作风。22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

44、,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议,再由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惧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

45、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第一句即可得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逐句进行概括,但是不要照抄材料。第(2)问,依据材料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归类概括。“利”由“步骤精密”“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惧不可得而专擅”可得出: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弊”由“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可得出: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答案(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组织形式: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讨论政事;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三省分掌宰相职权,相互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2)利: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弊: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