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1 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785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1 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1 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1 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1 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1 人教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检测卷1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标出。挑拨(tiotio) 交叉(chch)眼睑(linjin) 咂嘴(zz)二、认真拼读,工整写。fjn( ) huyn( )jli( )xio xn y y ( ) j sn( )三、选字填空,组成词语。辩辨辫争()()别()护()论()子()认暮慕幕()色开()羡()()名日()屏()四、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垂头()气 源源不()络绎()()水()石()星罗棋()大喜过()1.上面词语中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的成语是:_。2.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心理或神态的词语有:_、_。3.上面词语中“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

2、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词语是:_,它还写做_。我还知道具有同样意思的俗语:“_”“_”。4.根据情境,选词填空。(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救灾物资_地运往灾区。(2)_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3)夕阳西下,马路上骑车回家的人_。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一句中,加点字的引号的作用是:_。这个“鱼”的含义是:_。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段话中的第一个“路”是指_;第二个“路”和第三个“路”的含

3、义一样,是指_。“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引申含义是: _。有一则和它意思相近的外国谚语:“ 。”六、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1._,自满十事九空。2.宝剑锋从磨砺出,_。3._,处处细留心。4.滴水能把石穿透,_。5._,只怕有心人。七、课内阅读。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

4、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1.父亲为什么要“我”放掉鲈鱼?_2.“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从加点的字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3.从选文画“”的句子中能体会到 _。想想“我”还会对父亲说 _4.对“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是对“我”真正的爱。B.父亲态度

5、坚决,不懂人情,不爱“我”。八、课外阅读。换一个思路有个摄影界的朋友,给大会拍集体照有些年头了。照着照着出了新问题,开会的人上了年纪,一排排坐的站的,时间稍长,不免犯困,即使不是闭目养神,也会不时眨眨眼。几十号人,甚至上百个人,“咔”的一声照下来,就有睁眼的,有闭眼的。闭眼的看见玉照,自然不高兴: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么不照,偏赶上我闭眼时拍照,看这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儿?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吗?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拍照时喊:“一!二!三!”但大家坚持了半天以后,恰巧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又作闭目状,真难办。这位朋友换了一个思路,大获成功。他请所有与会者都闭上眼,听

6、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睁眼。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换一个思路,有趣,似乎还有些耐人寻味之处。1.把词语补充完整。没精打()大()成功 神采()()()人寻味2.事件的起因是 ,解决的办法一是 ,结果是 ;办法二是 ,结果是 。3.朋友给大会拍集体照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闭眼?_4.细读短文的结尾,说说这“耐人寻味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_九、习作。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根据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一篇习作。习作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漫画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去体会漫画的含义参考答案:一、ti

7、o ch jin z二、附近 辉映 剧烈 小心翼翼 沮丧三、辩辨辩辩辫辨暮幕慕慕暮幕四、丧断不绝滴穿布望1.星罗棋布2.垂头丧气大喜过望3.水滴石穿滴水穿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4.(1)源源不断(2)星罗棋布(3)络绎不绝五、1.表示特殊的含义,起强调的作用各种各样的诱惑2.实实在在的道路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要灰心,要有尝试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条条大路通罗马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

8、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

9、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六、1.虚心万事能成2.梅花香自苦寒来3.欲要看究竟4.万事功到自然成5.世上无难事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

10、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七、1.因为还不到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2.一方面体会到父亲很喜爱这条鲈鱼,不舍得放掉;另一方面体会到父亲此时也面临着道德的抉择。3.“我”十分喜欢这条大鲈鱼,舍不得放掉提示:乞求的话(意思对即可)。4.A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八、1.采获奕奕耐2.朋友给大会拍集体照,拍出来的照片,有的人睁眼,有的人闭眼,闭眼的人很不高兴喊“一!二!三!”,喊完“三”再拍拍出来的照片仍有人闭眼先闭眼,再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睁眼,再拍照拍出来的照片没有人闭眼,全都显得神采奕奕3.开会的人上了年纪,一排排坐的站的,时间稍长,不免犯困,即使不是闭目养神,也会不时眨眨眼。4.同样是照相,换一种思路,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生活也一样,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妨也试着换一种思路和方法来解决。九、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在描写中反映出事件给你的启示以及带给你的益处或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