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259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课 师恩难忘l苏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师恩难忘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师恩难忘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 学认生字,理解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的意思。2. 自读课文,引导学生练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 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的写作方法。难点学习作者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图片导入课件出示关于师恩的图片,让大家去感受并讨论自己的老师,然后去体会为什么她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解释课题:师恩难忘。二、认识作者课件出示“刘绍棠”的图片

2、和简介: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三、课文视频欣赏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一起感受一下里面的师恩吧。课件播放视频。师小结:通过观察视频,大家可以感受到“师恩难忘”的含义,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师恩难忘。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学习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师恩难忘。生观察图片并讨论自己的老师,讨论他为什么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视频去感受“师恩难忘”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自己与老师的点滴,去体会课题“师恩难

3、忘”。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师恩难忘”的理解,从而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一、学习生字来源:ZXXK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带音生词:姥姥 炊烟 歇脚 念叨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描红纸 牵手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学习多音字:正。二、学习课文2.师问:课文哪些地方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提示,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看看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同桌讨论,概括段意。师小结:第一部分(1、2):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正因为这样,我才认识了田老师。)第二部分(3-7):写了教语文的田老师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

4、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这也正是我对田老师师恩难忘的理由。)第三部分(8、9):写了“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3.自由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指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记。(3)学生点评。(4)同桌互相检测。4.学习第一部分指生朗读第1自然段。师问:这篇课文是作者过了好多年以后才写的,那你是怎么知道作者是回忆往事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生齐答:“那年”。来源:ZXXK师问:那田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指生朗读第2自然段。师小结:田老师一个人教四个年级,他“17岁就开始教书了”,足见出道早,经验足;“他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他能说会写,才学

5、出众,是个优秀的老师。师问:那第2段,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小组讨论,指生回答。师小结:刚才提到的这些句子,流露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5.学习第二部分师问:你们想知道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吗?请默读第3-7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指生回答。师小结: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之后,他再给一年级上课。课件出示问题:在上课时,田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生齐读古诗一去二三里。引导学生从古诗的含义中去体会田老师的故事。并引导学从课文中找到田老师讲故事时的情景。指生回答。师问:“娓娓动听”的意思是什么?课件

6、出示田老师讲课时的图片,让学生从图中学生们听课的状态和表情去感受“娓娓动听”的含义。多指几名学生回答,老师再做总结。师小结: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这里形容田老师讲得生动,使人爱听。看来田老师真的很有才华。师问:田老师讲了一个很动听的故事,那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小组讨论,举手回答。师问:那作者是怎样听田老师讲课的呢?引导学生勾画出文中描写作者听课状态的句子。课件出示问题: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指生回答。师小结:我听得人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师解释:“身临其境”

7、的意思是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这里指田老师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戛然而止”的意思是形容声音突然终止。这里用它来形容我听课听得很入神,都不知道田老师是什么时候停止的。6.学习第三部分生齐读8、9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此时的“我”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已经是个大作家了,为什么还向田老师行小学生一样的礼?指生回答。师小结:在“我”的心中,小时候,田老师是“我”的老师;长大了,田老师还是“我”的老师。老师的教诲之恩”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见到老师,”我“非常感激,所以恭恭敬敬地行礼。课件出示问题:“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如何理解?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

8、师:这也正是作者要拿这件事来说明师恩难忘的原因。师问: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理解?学生自由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小结: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这句话出现在最后,再一次点明文章主题,说明老师的教诲之恩,令作者终生难忘。师:课文题目是“师恩难忘”,说明作者对田老师肯定印象很深。那同学们能说说什么是“师恩难忘”吗?请结合课文理解。指生回答。师小结:田老师给小时候的作者讲了上千个故事,在作者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作者永远忘不了这份恩情。三、巩固提升课件出示问题:听田老师上课讲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从他的

9、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小组讨论,组内交流。生自由举手回答。课件出示问题:假如你也是田老师的学生,你想对田老师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组内交流。生自由举手回答。师小结:听您的课,我感到很快乐。听您的课,一点都不觉得累,是一种享受。男女生比读;同桌互读。学生认读。快速浏览课文,举手回答问题。来源:从文中找哪些地方写了田老师上课的过程,然后给课文分段。读课文,评价同学的朗读。来源:ZXXK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文中找到能回答问题的词句。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举手回答,引导学生从课文句子中总结。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朗读古诗,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生观察图片,理解词语含义。学生根据

10、自己的理解回答词语的含义。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品读第6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生齐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回答。理解句子,思考问题。来源:学,科,网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学生思考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敢于思考问题,大胆回答问题。扫除生字、词障碍。引导学生掌握多音字“正”的读音,并会组词。锻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培养他们总结概括的能力。锻炼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朗读得到纠正和提高,也培养了学生静心听、记的习惯。引导学生理解“那年”的意思。锻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引导学生从

11、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能力。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感受诗的含义,为下文对田老师故事的理解做铺垫。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词语含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通过小诗与故事的关系,来分析田老师讲课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原话去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感受作者对田老师讲课的反应。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

12、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

13、、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主要内容考虑,同时结合“师恩”即老师的恩情,“难忘”的意思是不容易忘记,去体会“师恩难忘”在本文中的含义。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锻炼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姓田的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课堂练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念叨(唠叨) 歇脚(休息)茂盛(旺盛) 滋润(滋养)娓娓动听(绘声绘色)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抄写好词好句。2.写一写你想对老师说的话。板书设计师恩难忘师恩 难忘编故事 行礼让我入迷 感念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师生情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