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提能练(十六)(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2017长春一模)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据此完成12题。图甲图乙1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1B2.B第1题,读图甲知,图中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即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因此图中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态势。第2题,读图乙知
2、,1990年65岁以上人口占5.59%,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7.47%,说明在1990年2000年之间的某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从该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4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3、A人口数量萎缩 B人口老龄化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5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是()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3B4.B5.A第3题,1964年老少比接近10%,且年龄中位数约为30岁,说明少年儿童人口数所占的比重很高,人口增长较快。第4题,1964年至2010年间,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在不断上升,说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在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在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则2010年以后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应是人口老龄化。第5题,年龄中位数的上升,意味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将会越来越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面临“用工荒”
4、。人口抚养比是指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可分为少儿(014岁)抚养比、老年(65岁及以上)抚养比。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67题。6该城市抚养压力最大的年份是()A1982年 B1992年C2002年 D2007年7由图可知,该城市19822007年()A少儿抚养比持续升高B总抚养比持续升高C外来青壮年大量涌入D农业生产结构产生变化6A7.C第6题,总抚养比越大,城市抚养压力越大。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读图可知,该城市1982年1564岁人口比重最小,即少儿(014岁)和老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大,总抚养比最大,抚养压力最大。第
5、7题,19822007年,少儿抚养比持续降低;总抚养比先降低后升高;1564岁人口增长很快,可能是城市化过程中外来青壮年大量涌入造成的;从图中不能看出该城市农业生产结构产生变化。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据此,完成89题。8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人
6、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9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8A9.C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据“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第9题,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项正确。B组名校必刷题在
7、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1011题。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10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11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B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C减少老年人口数量D减轻家庭及社
8、会的养老负担10A11.B第10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大,“城乡倒置”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来到城市就业。第11题,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则到2025年,010岁年龄段人口数量增加,会带动早期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12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与印度相比,我国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
9、)从“独生子女”“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说明我国不断调整人口政策的原因。(3)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4)目前我国男女比例明显失调,这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简述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对比中国与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可知,我国014岁人口比重明显低于印度,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低于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高于印度。第(2)题,人口政策的调整与解决人口问题有关,因此可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说明我国不断调整人口政策的原因。第(3)题,我
10、国人口总量大,人口数量大大超过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第(4)题,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平衡情况的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即可。【答案】(1)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人口比重低、少年儿童比重低等。(2)人口老龄化过快;老年人口比重大,(家庭)养老负担重;少儿人口比重小,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3)不认同。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依然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对原有人口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并不是鼓励多生多育;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庞
11、大,鼓励生育会导致人口增加很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消耗过多的社会财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4)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倡导少生优生的文明生育观念;宣传和贯彻男女平等观念,保障妇女儿童的教育、就业权利;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严格控制性别鉴定行为;加强和完善养老保险保障制度,解决人们养老的后顾之忧。13(2017衡水中学调研)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宁地区示意图。材料二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年份人口数量/万人014岁比重比重65岁及以上比重2000518.1526.62%69.05%4.33%2010562.6
12、720.92%72.78%6.30%(1)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科技水平较低,但西宁位于湟水谷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作为青海省会城市,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比本省其他城市优越。第(2)题,表中数值反映青海省的少儿比重下降,劳动力适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答案】(1)位于河谷地区;气候条件较优越;科技发展水平较高。(2)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不利:就业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