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488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3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B)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解析:由材料中“北极”“近东卷到远东”“民国七年”等信息综合分析,B项正确;民国七年是1918年,A、C、D三项均与民国七年不符。2毛泽东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B)A

2、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C把马克思主义与三民主义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民起义相结合解析:“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B)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解析:材料中的“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

3、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说明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用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故答案为B项。4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这反映了(C)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自由主义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C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D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解析:五四运动之后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题干中“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都是新文化运动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根据材料可知A、B、

4、D三项的表述均不正确。5毛泽东诗词被称为中国革命的史诗,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面选项最能体现出这首诗思想的是(A)A工农武装割据 B枪杆子里边出政权C打倒列强,除军阀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解析:诗中的“军阀重开战”“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分田分地真忙”反映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原因和地点以及土地革命,故A项正确。B项是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的发言,排除;C项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排除;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排除。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中日战争将改造中日两国,只要中

5、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就一定能把旧日本化为新日本,把旧中国化为新中国,中日两国的人和物都将在这次战争中和战争后获得改造。”毛泽东认为中日战争(C)A有利于战后两国友好合作 B使中日两国实力发生逆转C将推动中日的社会大变革 D为筹建新中国创造了条件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战后两国的关系走向,A项错误;中日两国实力发生逆转与否在材料中并无体现,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日两国的人和物都将在这次战争中和战争后获得改造”可知中日战争将推动两国的社会大变革,C项正确;此时没有涉及建立新中国,D项错误。7某一文章指出: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

6、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黄金时代”提出了(B)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新民主主义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解析:“延安13年”是指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到1947年在延安的战斗历程,主要包括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来的,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来的,B项正确;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的党中央已经不在延安,而在河北西柏坡,C项错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来的,D项错误。8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

7、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这反映出(A)A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科学探索B表明当时国内“左”倾错误已经泛滥C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质疑D中苏关系处于矛盾僵化状态解析:材料中毛泽东强调的是对于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要结合本国国情,是正确的思想,A项正确;“左”倾是一种错误的、忽视国情的思潮,B项错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非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质疑,只是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是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

8、D项错误。9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其言论(D)A照搬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B批驳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质疑C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D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解析:材料强调对资本主义应该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同时加以引导、调整和利用。两篇著作均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故D项正确。C项时间不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当时国内形势。10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

9、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C)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营造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民主制度解析:材料反映出把各阶层的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可见是要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为国家建设服务,故C项正确。11毛泽东思想的强大号召力就在于人民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真正的主人,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幸福。与之相对应,中共的执政理念是(A)A为人民服务 B民主集中制C实践出真理 D人民有监督权解析:根据材料中“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真正的主人”得出中共的执

10、政理念是为人民服务,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民主集中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让人民幸福,不是实践出真理,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人民的监督权信息,故D项错误。12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C)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解析:根据毛泽东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反对“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说明其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

11、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明(A)A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C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毛泽东思想完全适应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解析:材料主题是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材料“丢了就丧失根本”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故选A项。14台湾作家李敖说:“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

12、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段材料旨在说明毛泽东思想是(B)A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B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C中共七大以后形成的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D只包括毛泽东早年的正确思想解析:根据材料“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可知,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32分,第16题12分,共44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

13、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材料三: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

14、的讲话(1)结合材料一,回答中共七大以前,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起到什么作用。(16分)(2)结合材料二,归纳说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主要历史作用。(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创造性”的思想来源是什么?(8分)答案:(1)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全面抗战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16分)(2)一是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二是指引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

15、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8分)(3)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8分)解析:第(1)问,中共七大召开是在1945年,结合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及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作答。第(2)问,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引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及指导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问,毛泽东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

16、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1956年毛泽东著论十大关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看世界”的角度,拟一个具体的标题,进行阐述。(要求:标题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答案:示例:标题:中国先进分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2分)阐述: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崛起。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学习苏俄革命经验,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927年照搬苏俄“城市中心”道路,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

17、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攻打大城市就遭到了惨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才一步一步走向胜利。(8分)总之,学习外国经验是必要的,可以少走弯路。但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只有结合国情加以创新,才能走向成功。(2分)解析:材料中毛泽东在文中提出一切民族、国家均有其长处,其中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等优秀的东西都值得学习,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学习,不能照搬照抄,同时还应摒弃其缺点、短处。解题时,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理解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即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其次,依据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即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看世界”的中心,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相关知识中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如中国先进分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或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扬弃,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照搬苏联模式到经济改革等;再次,结合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分析阐释上述任一观点,包括具体表现、影响或结果,得出结论并表述成文。本题为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晰,学科语言准确等,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