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法指导(一)知识篇:重点分析:1、市场调节怎样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第一,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激烈竞争。价格是灵敏的市场信号,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生产经营者通过观察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行情的变化,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价格开放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引起物价上涨,使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产品,从而使这个部门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增加,扩大生
2、产。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引起物价下跌,使价格低于价值时,商品的生产者就会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或减小生产规模,从而使这个部门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缩减。此外,商品生产者在选择用什么方式来生产时,也是通过市场信号来加以判断。在这里,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向,使资源由供过于求的行业流人供不应求的行业。这种资源的流动符合市场需求,真正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生产。所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不同行业间资源可以实现合理配置。 第二,市场可以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第三,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四,市场在竞争
3、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在市场竞争中,判断胜负的标准就是看谁遵循价值规律,看谁尊重和接受市场需求的评判和检验,优者获胜,劣者淘汰。市场经济对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更新设备,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科学地筛选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通过价格、供求的变化,调节人、财、物的投放方向,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内容。2、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靠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由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强化了行政
4、干预的功能,弱化了服务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我国政府与wTO相应规则存在较大偏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即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要调整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即政府给企业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打个比方,就是政府给市场主体修一条路,这条路又宽又平,中间有警示、横线、检查站。企业就是汽车,什么时候出发、选择什么路线、什么时候到达,是企业自己的事。所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府把路修好,企业把车开好”。 其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 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保障,市场竞争没有“游戏规则”,就会导致市场无秩序,不仅会妨碍市场调节作用的
5、有效发挥,而且还会阻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使市场能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3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由法律来引导、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市场秩序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已经很大,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仅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市场竞争秩序的好坏。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
6、必须让市场有秩序,市场配置效率的基础之一就是有效的市场秩序。只有建立合理的市场秩序,市场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秩序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市场中的无序竞争现象仍比较严重。不良的市场秩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能否建设一个符合现代市场体系要求的市场秩序,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消除深化改革的体制性障碍,顺利推进改革进程。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由于市场秩序 关系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对国际经济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关于市场秩序方面的摩擦也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够对世贸组织有关的政策、
7、本国的市场规则以及其他国家的市场规则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主动调整国内的市场竞争、交易等规则,积极参与制定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就会削弱一些国家继续把我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理由。因此,加强市场秩序建设,对于促进出口,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4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1)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交换的必然要求。现代市场交换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随着商品功能越来越复杂、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辨别越来越困难,生产经营者对商品质量的了解比消费者多得多。在这种情形下,参与市场交易会有上当受骗的风险。只有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诚实守
8、信的社会风尚,才能克服这些风险。 (2)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诚信缺失会直接破环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现代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必要条件。诚实守信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这种声誉会形成无形资产,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一种重要的新的资本形态(学术界称之为社会资本)。所谓名牌效应,也就是信用精神在企业和产品中的凝结,名牌产品不但其使用价值(质量、花色、款式、性能等)可靠,而且成为一种文化晶位的标识。名牌产品的生产经营
9、往往长盛不衰、获利丰厚。 总之,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5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基础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 首先,有些部门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对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是国家和政府根据国防现代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需要出发投资兴办的领域;其次,有些部门和领域是不能让市场来调节的。如枪支、弹药、麻醉晶等,经营者可以大发其财,但
10、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则会受到损害,所以不能依靠市场调节。 其次,在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由于市场本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经济波动,此外,市场自发调节难以解决收入上的公平分配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是自发追逐利益,由于每个人在身体、智力、受教育等方面不同,尤其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不同,造成了人们在追逐利益时表现出来的能力不同,从而拉大收入差距。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经济发展。 所以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11、 六、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任何国家的市场经济都具有共同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和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三个方面。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在公有制经济中,也可以用市场调节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企业也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只能是商品货币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在自发地起着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
12、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 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自发追逐利益,由于每个人的客观经济条件和主观条件不同,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社会成员的收入存在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我们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所以,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又必须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
13、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和家庭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再有,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我国为什么能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巨大的工程?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根本一致性,使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二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做政治保证。以上两个条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宏观调控,并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更有效。 (二)难点问题分析 、1、市
14、场调节怎样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具体见重点分析)2、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二者相同之处: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二者区别。第一,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 制定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的。第二,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 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
15、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能力篇: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表明,运用市场调节,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时常调节不是万能的,所以,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由此可见,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是绝对的,应该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市场要有效的发挥调节作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并不是任何市场经济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要深入全面地看问题。为了培养理
16、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在本课学习时,可以通过撰写小论文、举办辩论赛、举行班级演讲等形式,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篇:1通过讨论一些具有争议价值的讨论题目,深化对本课理解。参考题目如下:(1)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要进行资源合理配置;(2)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3)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4)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通过上网查阅汇集事例证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宏观调控要比资本主义强有力。 3 以某地经济发展为主题,综合考虑政府职能、市场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居民生活等,共同设计一个合理的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