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4851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3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 春》课件 (2).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竹里馆王维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作者简介: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崇信佛教。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701761),字摩诘,注释: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3.深林:指“幽篁”。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译文: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或弹弹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

2、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鉴赏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的气质。后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了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