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21年高考模拟训练历史试题2021.5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2、。”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 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更高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B.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 D.体现了边疆治理的灵活性3.唐初在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和翰林院设置学士,“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语言备顾问,出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
3、武则天时又设北门学士,名为撰写著作,“实际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据此可知,唐代学士的设置A.分割了宰相的部分事权 B.加快了中枢机构权力转移C.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 D.进一步完善了内外朝制度4.北宋中叶,关羽崇拜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在当时的讲史和戏剧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位秉烛夜读春秋,深明尊王诛贼大义的人物,他投降敌对阵营被解释成“降汉不降曹”,为关羽的人格添加了“义”的成分。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宋代A.科举取士的兴盛 B.儒家传统价值的复兴C.通俗文学的繁荣 D.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5.清代严如煌在志林说中记载,东北三省“铁厂、板厂、纸厂、耳菌厂皆厚赀商人出本,交给厂头雇募匠作
4、,厂民自食其力”。此外,商人还租地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木等。材料表明清代A.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B.东北地区的自然经济率先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逐渐得到普及 D.出现商业资本与产业经营结合现象6.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一现象说明A.洋务民用企业具有示范效应 B.集股筹资赢得社会各界响应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洋务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7.图1为清末杨家埠年画两国合好。年画反映的是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画中日方代
5、表跪拜中方官员。这幅年画A.不能用于历史研究 B.用传统观念解读战争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D.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8.20世纪初,有读者登报说:“我是个失学的人,虽然念了几天书,只因那书上的文义深奥,费尽了脑筋,还是悟不透。有个朋友送给我几本敝帚千金的白话报,叫我看,我越看越爱看,如同得了赵璧一样,不知不觉,心里也豁亮点了,舌头也活动了,脑筋的轮子也转摇了”。这说明A.国民思想落后亟需启蒙 B.近代教育深受媒体影响C.白话文已经普及到全国 D.文学革命推动思想传播9.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指出“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1944年10月,中国
6、民主同盟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主要说明A.抗日救亡与民主政治相互促进 B.建立联合政府已成为全社会共识C.国民党坚持独裁激起社会不满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各界拥护10.20世纪70年代,手表广受欢迎,各地生产手表的厂家迅速增多,但大多数手表厂因没有指标而无法购买机床。1978年10月,四川省委决定赋予宁江机床厂在供产销、人财物等方面有少量自主权,并规定利润总额的7%可自由支配。这一做法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B.表明四川省切实推进改革开放C.试图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 D.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11.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学家通
7、常“不事政治”,罗马帝国执政者初期授予法学家以解答权,后来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组建有法学家参与的君主顾问委员会,协助起草谕令,法学家成为官僚集团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A.有助于罗马政体转变为帝制 B.增强了罗马帝国立法专业性C.表明了万民法以私法为核心 D.扩大了罗马法的社会基础12.在18世纪中期之前,北美各殖民地存在以下状况,如表1。据此可知A.殖民地延续了本国政治传统 B.殖民方式不同影响当地政治发展C.分权制衡的理念得到了贯彻 D.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当地民主进程13.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还派遣工商局长到英国参观学习。19世纪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
8、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政府还直接投资修建铁路。这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A.开始了计划经济尝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深受国家政权的干预 D.完善了德国法律体系14.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A.说明工业化的环境日益优化 B.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确立C.反映苏俄探索经济建设新路 D.与当时欧洲形成鲜明对照15.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来英国脱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大打贸易战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
9、度警觉。这一现象A.预示单边主义原则在西方大行其是 B.导致平等互利共赢原则遭受重大挫折C.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崩离析 D.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阻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3分)图2、图3、图4分别是唐代、北宋、南宋进士籍贯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指出图2进士籍贯分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因素。(5分)(2)比较图2和图3、图4,说明宋代进士籍贯分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8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清政府颁布遵议乡会试详细章程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场次、内容和文体等。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场史论五篇:1.“周唐
10、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
11、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第三场四书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根据材料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12分)18.(14分)中国政治近代化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与政党政治的状况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党虽然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一党专政体制但它本质上是一个脆弱的政治体系。从以党治国体制看,中央和地方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中央,国民党中央对国民政府的控制过严,国民政府难以发挥自主性。在地方,国民党缺乏社会基础,地方党部只能
12、在部分地区建立,组织涣散,组织活动不健全,缺乏工作效能,缺乏实际权威,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指导。由于其闭塞性和垄断性,国民党无法提供吸纳各种政治力量进入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渠道,从而促进现有政治体制的稳定,相反却因其对权力的垄断造成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对,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与动荡。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缔造者,具有鲜明的现代品格和高度的整合能力,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党的领导方式。整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性与先进性保证了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充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政权的有力
13、领导,又保证了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方案与措施能够充分得以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兆刚近代中国与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统治存在的问题。(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8分)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4年,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城的黑人布朗起诉托皮卡教育局,要求其停止黑人小孩不能在白人学校上学的规定。后来,此案上诉到最高法院时,最高法院将几个同样具有种族隔离教育背景事实的案子合并一起审理,称为布朗系列案。1954年5月17日,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以9:0的票数对布朗系列案作出了
14、裁决,认为其属于教育上的种族隔离,违反宪法,应尽快废除。布朗案的判决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激起了广泛反响。华盛顿邮报认为,该判决将“结束美国原则和实践之间令人苦痛的不一致性,帮助恢复我们在世界的尊严”。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说,布朗案判决“使得美国的法律与美国的良知和信条相符合”。英国每日邮报认为,这项判决有助于回击有关的负面报道,它们“宣传美国对待其有色人种像狗一样甚至更差”。他说,这项判决“是朝鲜、印度支那以及整个远东地区亚洲人民的指路明灯”。苏联消息报认为,布朗案判决是美国“意图以蛊惑性姿态传播其价值”的例子。当看到该判决的执行被拖延时,消息报批评道:“美国最高法院纯粹是虚伪至极,拿这一判决做宣传而已。”塞内加尔新非洲报认为,“全世界的人民都会对这项进步措施感到欢欣鼓舞”。法属西非的其他报刊发表了类似的社论,布朗案判决成为当地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摘自谢国荣国际史视野下的布朗案判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不同媒体对“布朗案”判决的看法。(16分)-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