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 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3896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 教案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训练。 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线索 复习 阅读体验讨论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预计达成目标(明确) 一) 3分钟 检查作业 识记字词。 朗读、背诵。 复习导入,巩固前节知识 研讨与赏析(二)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

2、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二) 十五分钟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

3、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 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堂作业设计 1.语言运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修辞训练 2.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在文中找出来两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板书 设计 课堂 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