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设想】 本着“以学为主,以疑定教”的指导思想,我想通过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将整个课堂立体式展开,解决学生疑问,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让读书声贯穿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2、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自学掌握生字词,读熟课文。2、完成课前导学案,并将学生的
2、问题整理归纳,以备课堂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给孩子们讲刘禹锡被贬和州三次搬家的故事,点明陋室铭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初步认识刘禹锡。二、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1、初读文章,互相评价。 2、个别展示朗读,相机指导。 3、师生共同配乐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三、字词我能行 1、出示导学案中学生出错较多的字音字形并予以纠正。2、指名朗读字词,正字音。3、全体齐读,字正腔圆。四、问题共探究1、出示导学案中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归纳整理:(1)铭是什么意思?开头为什么先写山和水?(2)刘禹锡的居室是陋还是不陋呢?(3)结尾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及孔子的“何陋之有”?2、题解“铭”及其特点,反复
3、朗读,读出铭文押韵的特点。3、开头为什么先写山和水?(1)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2)引出比兴的修辞手法并讲解。(3)突出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指导朗读,注意节奏,突出重音。4、刘禹锡的居室是陋还是不陋呢?从哪里看出来的?(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出自己的见解。小组间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从景色清幽角度说明“陋室不陋”。(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出对“鸿儒”“白丁”的理解。小组间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从交友不俗的角度说明“陋室不陋”。(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出对“素琴”“丝竹”的不同。小组间讨论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从做事高雅的角度说明“陋室不陋”。(4)总结:刘禹锡从景、人、事三个角度证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5、结尾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及孔子的“何陋之有”?(1)师生探讨“诸葛庐”“子云亭”的故事及作用。(2)结合孔子的原文出处,理解孔子“何陋之有”,意在说明“惟吾德馨”。(3)引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五、情感升华 理解了刘禹锡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心志,让我们更加深情地去朗读陋室铭吧!让我们从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配乐朗诵)板书: 陋室铭 托物言志 陋室 德馨